種子是農業發展的“芯片”,種業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源頭”。安徽省是農業大省,也是種業大省。目前,安徽省擁有323家農作物種子企業,其中“育繁推”一體化的企業達11家,居全國第二。
在種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安徽稅務部門積極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落實落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為種業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注入源源不斷的“稅動力”。
“我們公司能夠快速成長,既有國家稅費優惠政策的支持,也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暖心服務。一有適用企業的稅費優惠政策出臺,稅務人員就上門宣傳政策,為我們量身定制服務,解除我們的后顧之憂。”談及稅惠支持,安徽張林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林兵感觸頗深。
張林漁業有限公司位于銅陵市義安區順安鎮,成立于2011年,是農業農村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池塘工程化養殖示范點,同時也是一家從事名優水產品“育繁推”一體化的省級水產良種場。
“今年以來,我們公司累計享受增值稅免征42萬元,減免企業所得稅127萬元,減征‘六稅兩費’近5萬元。稅惠紅利就像營養液一樣,滋養著企業的發展。”張林兵說,公司計劃打造鱸魚特色產業,帶動更多農民養殖鱸魚,在實現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為鄉村振興作出更多的貢獻。
種業產品受環境、氣候、季節等不可控因素影響較大,加之培育新品種的投資較大、周期較長,種業企業的資金需求較大。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推出,特別是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落地,使種業企業的資金壓力得到有效緩解。
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國種業信用明星企業和農業農村部企業扶優重點對象。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出臺后,當地稅務部門快速行動、靠前服務,上門輔導企業申請增值稅留抵退稅,并加快審核速度,全流程跟蹤問效,確保1.1億元留抵退稅款快速到賬。
“留抵退稅款的快速到賬,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減少了我們向外融資的需求,按年化核算,相當于節約了200多萬元財務支出。”豐樂種業財務負責人楊念龍說。
科技創新是種業振興的關鍵。種業創新的背后需要大量的研發費用投入和漫長的實驗周期,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費支持政策則增添了種業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的信心和底氣。
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種業領軍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年種子生產面積達30多萬畝,在江西、福建、甘肅等十幾個省建立了穩定的種子生產基地。
“近三年,我們公司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近2400萬元,享受增值稅免征近1.4億元。稅惠政策極大地激勵了公司創新發展,去年我們投入8300多萬元用于研發,比2020年增長48%。”談及稅費政策支持,荃銀高科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張慶一說道。
稅費政策精準幫扶,種業企業加速發展。國家稅務總局安徽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德志表示,稅務部門將繼續聚焦種業企業的稅費需求,在提升政策落實精準性和稅費服務精細性上下功夫、求突破,為種業振興貢獻稅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