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安徽省特色出口農產品之一,也是安徽省主要的大宗出口農產品。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蜂產品出口總量45276.66噸,其中蜂王漿出口202.02噸,同比增長23.76%,蜂花粉出口709.57噸,同比增長18.71%;其中,安徽省蜂蜜出口數量居全國前列。安徽稅務部門持續優化跨境稅收服務,擦亮“稅路通·安企心”跨境稅費服務品牌,支持蜂蜜生產企業“追花逐蜜”,出口傳遞“中國甜”。
機遇——土蜂蜜“走出大山”
安徽江淮地區得天獨厚的農業環境,是農產品豐富且品質優良的重要“密碼”。金寨縣大山里盛產的土特產蜂蜜,是當地群眾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然而,由于缺乏穩定銷路,這里的農產品一直很難“走出去”,鄉親們抱著“甜蜜”金疙瘩,卻難以變現。
面對這一困境,金寨雙原六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公司+農戶”的專業化運營方式,開始規模化生產土蜂蜜。兩年多來,金寨縣稅務部門一路相伴:投資建設時派出業務團隊上門輔導涉稅事項,正式經營后及時推送涉農稅收優惠政策、“點對點”講解納稅申報以及發票開具等辦稅事宜,以切實行動推動“甜蜜產業”更好發展。如今,在金寨雙原公司的帶領下,當地蜂農銷售渠道不斷擴大,土蜂蜜順利“走出大山”。
無獨有偶。在廬江縣,當地村民趙光培也大膽嘗試,邁出了專業生產銷售蜂產品的第一步,創建了當地第一家蜂產品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的公司——安徽天新蜂產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趙光培只是動員親人養蜂創業,規模小、不成氣候。隨著鄉村振興不斷推進,他也不斷拓寬發展思路,用好全縣乃至周邊地區的農業資源,讓遍地花草成為他的蜂蜜之源。2017年,公司被當地政府確定為扶貧產業基地。
“幾年來,我們累計享受稅費優惠900多萬元。”趙光培說,在稅費優惠政策幫扶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坊發展成當地初具規模的農業產業化龍頭生產企業,吸納了100多名脫貧人員就業。
發展——打造“皖美農品”品牌
市場上的農產品五花八門,就算是同一種類的產品,還有產地、企業、品質等方面的差異。如何讓優質特色農產品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青睞?這離不開品牌的打造。
在安徽省王巢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王巢牌蜂蜜正在生產線上源源不斷地加工、裝罐、出庫。公司總經理趙磊說:“我們去年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210萬元、留抵退稅86萬元、出口退稅123萬元。我們將稅費優惠資金,用于研發創新生產工藝,提升品牌競爭力。”目前,王巢牌蜂蜜年產量達到4000噸以上。
“這是我們的天然土蜂蜜,在顏色上,土蜂蜜的色澤會更深些,香味會更濃些……”金寨縣將軍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主播正拿著蜂蜜對著鏡頭說著。據企業負責人胡本生介紹,近幾年電商迅速崛起,公司入駐了淘寶電商平臺,開通了抖音賬號,為了幫傳統蜂蜜產業順利搭上“流量快車”,稅務部門專門為企業輔導了農產品電商銷售稅收優惠政策。“在稅務干部的輔導幫助下,我們充分享受了政策紅利帶來的助力。線上+線下同步銷售,讓我們的將軍源牌土蜂蜜知名度不斷擴大。”胡本生說。
伴隨著一個個特色優勢品牌的打造,安徽蜂蜜的知名度、美譽度和附加值不斷提升,“皖美農品”品牌也越來越響亮。
突破——蜂蜜出口賣全球
隨著安徽蜂蜜的品牌打響、銷路打開,更多的產品出口海外,進入國際市場。
與此同時,稅務部門也不斷優化國際稅收服務,豐富安徽省“稅路通·安企心”跨境稅費服務品牌內涵,聚焦蜂蜜企業需求,提升跨境稅收服務,推動政策專業化、服務便捷化、信息規范化。
金寨縣稅務局主動走訪蜂蜜生產企業問計問需,建立稅企協調機制,通過“云管家”梳理跨境投資稅收政策,編譯海外稅制和稅訊動態,實現國際稅收政策與跨境企業精準匹配,服務企業跨境經營全生命周期,讓企業愿享盡享政策紅利。
“稅務干部對我們的出口退稅業務申請實行‘容缺辦理’,極大縮短了退稅時間。”安徽梅莉莎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大中說。原來,由于企業首次接觸出口退稅業務,不熟悉操作流程,在前往辦稅服務廳辦理退稅業務時未帶齊相關資料。對此,金寨縣稅務局主動提供“容缺辦理”服務,引導企業先行通過電子稅務局提供電子資料,審核無誤后即可辦理退稅。企業順利收到出口退稅598萬元。在退稅資金的幫助下,企業加快技術研發,近年來蜂蜜產品順利以歐盟標準出口,年出口蜂蜜產品達5600萬元,成了國際市場的“新寵兒”。
如今,養蜂釀蜜已成為許多人口中的“空中產業”“甜蜜事業”,成為當地農戶致富增收的重要經濟來源。安徽省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優化稅收服務上持續發力,落實落細支持鄉村振興稅收優惠政策,助推安徽高品質蜂蜜產品向更多貿易國家、地區“甜蜜”出海,助力當地“甜蜜事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