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精神,安徽監管局圍繞服務財政中心工作,深入落實“加強、聚焦、優化”工作方針,不斷健全財會監督體制機制,積極履行財會監督職責,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有效推動財會監督走深走實。
一、聚焦系統觀念,加強體系設計,構建財會監督“一盤棋”
全面準確把握新時代財會監督的新定位、新任務和新要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堅持用系統觀念、整體謀劃、統籌推進。
一是搭框架。安徽監管局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視角,整體謀劃財會監督工作。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框架,覆蓋所有財會主體和業務環節。統籌兼顧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構建“線上數據分析+線下現場核實”相結合的立體化監管模式,打造“全方位、全流程、全覆蓋”的監管閉環。將財會監督與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等職能有機結合,提升監管效能。
二是建機制。建立跨部門、跨層級的監管機制,貫通屬地監督渠道。加強與稅務、金融等監管部門的協作,實現信息共享和執法聯動。完善與地方財政部門的監管協調機制,統一監管標準和要求,研究解決重大監管問題。推動建立財會監督信息平臺,實現監管數據互聯互通。
三是配資源。運用系統思維合理優化監管資源配置,實現監管效益最大化。按照市縣財政、預算單位、企業、中介機構等不同監管對象實施差異化監管,合理配置監管資源,整合利用相關監管部門、社會審計、內部審計等力量,重點加強對高風險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監管。
四是防風險。圍繞財會監督風險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和操作性的防控措施,將事前排查預防、事中預警防控、事后處置考核等措施融入到檢查方案制定、檢查職責履行、檢查問題定性處理等工作流程和崗位職責中,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運作模式,切實降低和防控財會監督風險。
二、聚焦協同聯動,加強貫通協調,織密財會監督“一張網”
切實履行財政部門財會監督主責,加強與各監督主體的聯通聯動,建立高效銜接、運轉有序的工作機制,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財會監督網絡。
一是立足屬地優勢,強化縱向聯動。加強與部機關司局的請示、匯報和溝通,配合相關司局開展專項檢查,將各項政策要求精準推送至地方財政部門、屬地預算單位、企業和中介機構等。聯合省財政廳簽訂《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貫通協調工作的實施意見》,暢通省市縣各級財政部門監督渠道,督促地方層層壓實責任,起到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監督作用。
二是協調各類監管主體,深化橫向協同。持續深化與稅務、人民銀行、金融監管、證券監管等主管部門建立“數據互聯、成果互用、整改互推”的橫向聯動機制,充分發揮監督合力。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駐皖中央預算單位財會監督工作的通知》,從“建立聯絡研商制度”“切實履行單位內部監督職責”等方面進一步督促各單位履行好內部監督職責。聯合注協對會計信息和評估開展監督檢查,立足各自職能定位,各盡其責、優勢互補,助推財會監督體系有效運行。
三是強化協同配合,健全監督問責機制。積極同紀委監委等部門加強溝通合作,探索建立監督成果共享和案件移送機制,及時移交監督發現的違法違規線索,強化通報問責和處理處罰,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三、聚焦重點領域,加強監督力度,打好財會監督“組合拳”
做好規定動作,優化自選動作,在擴大監管覆蓋面的同時,圍繞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集中力量、全力突破,確保取得實效。
一是保障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把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財經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緊緊圍繞財政中心工作,立足安徽經濟社會發展特點,選準做實自選動作,推動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例如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零基預算改革等方面開展調研,為財政部提供決策參考。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嚴肅財經紀律。圍繞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增發國債、基層“三保”、財政收入、預算執行常態化監督等重點領域,將日常監管與專項檢查核查相結合,強化財經紀律剛性約束,突出問題整改,做好“后半篇文章”,形成監管閉環。
三是深入開展會計評估行業專項監督檢查。聚焦黨中央重點關注領域,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財務造假,聯合行業協會等監管力量,堅持“由所到企、由企及所”的監管方式,雙向賦能、雙向循證,做到重要線索一查到底、重大問題問責處理,嚴肅查處財務會計違法違規行為,持續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四是高效推進重點民生領域專項整治。根據財政部統一部署,聚焦社會群眾關切的重點領域,重點關注資金分配下達是否及時、是否存在低效、無效使用資金、是否存在資金侵占、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四、聚焦監管賦能,加強組織保障,夯實財會監督“基本盤”
持續圍繞組織領導、制度建設、信息系統、人才隊伍四方面精準發力,多維度全方位構建財會監督保障體系,為全局財會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實保障和持續動力。
一是組織保障。多次召開局黨組會議、領導小組會議等研究財會監督推進工作,統籌全局骨干力量成立工作專班全面開展監督。為確保專項財會監督檢查工作扎實穩步推進,局主要負責同志及分管局領導或親自帶隊,或深入一線、靠前指揮。
二是制度保障。結合當前監管實際和形勢變化,及時擬定年度財會監督工作實施方案,修訂《會計和評估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完善監督操作規程,進一步規范檢查行為、提升檢查質效。
三是信息化保障。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平臺和數字手段,多渠道運用各項信息化系統,整合數據資源,有效提高財會監督效率。
四是人才保障。以考促學,鼓勵青年同志積極參加部機關人才庫評選、注冊會計師考試等,提升履職能力,適應監管工作新要求。以干促學,安排青年同志在財會監督專項行動中獨立負責相關地區檢查任務,鍛煉其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業務把關能力,在實踐中幫助青年干部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