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務”惠及全球
8月31日—9月5日,以“服務合作促發展 綠色創新迎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
今年是服貿會走過的第十年。十年來,服貿會聚焦全球服務貿易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場景,與廣交會、進博會一道,成為我國對外開放三大展會平臺。
服貿會自創辦以來,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為推動我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數據顯示,十年來,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49倍,進口服務累計超過4萬億美元,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強化。
目前,與我國有服務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增加到200多個,其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貿易額增長33%,與金磚國家增長52%,與東盟國家增長27%。經過多年發展,服務貿易已經成為我國開展對外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增長點,為促進雙邊經貿合作、推動全球服務貿易復蘇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稅收優惠一路相伴
“中國服務”服務國內、惠及全球的背后,離不開國家稅收政策的扶持。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一系列減免稅政策對服務貿易發展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更多企業的發展潛力得到充分釋放。
在稅收支持服務貿易創新方面,2018年,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政策推廣至全國,對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服務貿易類),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2020年服貿會期間,我國首次出臺服貿會留購展品免稅政策,對在2020年服貿會展期內銷售的限額內的進口展品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2021年9月,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通知,對服貿會每個展商在展期內銷售的進口展品,按規定的數量或金額上限,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通知明確,該政策適用于2021年—2023年期間舉辦的服貿會。
“這些稅收優惠政策,有利于進一步降低出口貿易企業參與展銷的稅收成本,促進國際服務貿易的推廣,調動企業參與服貿會的積極性,進而促進國際服務貿易的往來。”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
北京當紅齊天國際文化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今年首次參加服貿會。公司首席財務官黃昕表示,2020年以來,公司享受軟件企業即征即退增值稅優惠政策,減免稅額約189萬元。2021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所得稅優惠940余萬元。“稅收優惠政策非常給力,為企業加快創新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黃昕說。
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加了今年服貿會的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重點展示了以芯片、總線技術打造的數字工業神經網絡和數字工業服務化的全新解決方案。該公司市場總監顧德說:“今年以來,公司共計獲得出口退稅額182.35萬元。公司把這筆資金用于科技研發、產品升級改造,大大推進了核心技術的攻克進度,為我們拓展海外服務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持。”
納稅服務便捷高效
十年來,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稅務部門的服務支持也在持續跟進,并且不斷加強。
在支持服務貿易進出口方面,近年來,我國連續大幅下調關稅,優化出口退稅政策,加快退稅速度。2020年7月,國務院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將試點地區從17個擴圍至28個,并將服務出口退稅申報納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為扎實推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非接觸式”網上辦稅繳費事項清單,自2020年1月1日起,服務貿易等項目對外支付稅務備案在全國范圍內實現電子化辦理,納稅人足不出戶即可辦理對外支付稅務備案。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今年已是第四次參加服貿會。德勤中國稅務和商務咨詢合伙人計芳說:“服貿會年年有新‘貌’,稅務部門的服務也越來越貼心。特別是近年來的‘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極大節約了企業辦理業務的時間成本,省時省力又省心!”
北京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15年7月起,北京市率先實施境外旅客離境退稅政策,北京市稅務局先后在電子發票應用、異地退稅、便利化支付、自助退稅等方面推出便利化舉措,不斷擴大“即買即退”試點范圍,政策效應逐步凸顯。截至目前,北京市退稅商店已達832家,重點商圈覆蓋率達到100%,“即買即退”試點商店已拓展至6家。
如今,2022年服貿會已經落下帷幕,但中國與世界有“服”共享的精彩仍在繼續。稅務部門將繼續加強服務貿易稅收支持,全力落實好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持續優化稅收服務舉措,不斷提高企業“走出去”便利化水平,為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譜寫中國高質量開放精彩篇章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