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幣的鑒別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技術,在實踐操作中,出納人員鑒別人民幣真偽的方法主要是人工鑒別法和儀器鑒別法。
(1)人工鑒別法,又稱經驗鑒別法。它要求出納人員通過眼看、手模將可疑幣挑出,并與真幣對比,從而辨別真偽。其缺點是對出納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較高,而且鑒別能力受不穩定因素的影響較大。
①眼看法。查看可疑幣的贏色、輪廓、花紋、線條、圖案等與真幣的區別。真幣的花紋、線條粗細均勻,圖章清晰,色彩鮮艷,顏色協調,層次分明。而偽造幣則線條凌亂,粗細不一,圖章、色彩、層次不清,水印模糊無立體感。
②手摸法。主要憑手感、觸摸可疑幣的紙質薄厚及挺括程度,花紋、圖案、文字等有無凹凸感。真幣紙張堅挺,薄厚適中,在特定部位有凹凸感。而偽造幣一般紙質薄,挺括程度差,表面光滑無凹凸感。
(2)儀器鑒別法。儀器鑒別法是運用專門的鑒別儀器來鑒別人民幣真偽的方法,主要有紫外光驗鈔機、磁感應鑒別儀等。由于鑒別儀器都有專門的說明書供使用者閱讀操作,在此不再贅述。
(3)假幣的處理方法。
①出納人員如發現假幣,應立即向銀行和公安部門報告以便處理。
②出納人員如發現可疑票幣而且不能辨別真偽的,應及時送人民銀行或有關部門鑒定處理。
③金融機構的出納部門對其業務活動中發現、截獲的偽造和變追貨幣,或公安、司法機構辦案中繳獲并轉變來的偽造幣和變造幣,均應當即予以沒收。
④在沒收偽造、變追幣時,除應在每張偽造、變造幣的正反兩面加蓋“假幣”“變造幣”戳記外。還應給持幣人或上繳單位簽發人民銀行統一印制的“偽造、變造貨幣沒收證”,加蓋沒收單位公章及經辦人員名章。
⑤對偽造、變追幣持有者,應追查來源,為公安、司法部門偵破、處理偽造、變造幣案件提供線索。
⑥出納人員誤收偽造幣、變造幣被銀行予以沒收的,其經濟損失由當事人等額賠償,無法查明當事人的由出納人員賠償。
⑦如當事人出現多次誤收,除等額賠償外,應給予批評教育,甚至紀律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