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現金流量與會計現金流量的比較(三)
2018-08-17 10:51 來源:中國會計網
1.自由現金流量與會計現金流量存在差異的本質
那么,為什么自由現金流量可以包括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而不包括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呢?
自由現金流量這個概念的提出是以代理成本為其理論背景的,詹森認為在自由現金流量的使用方面,股東和管理者之間存在利益上的沖突。“越是當公司產生出巨額的自由現金流量,股東與管理者在股利支付政策上的利益沖突就越嚴重”。(詹森,1989年)
一般來說,一個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越大,表明其內部產生現金的能力就越大,其可自由運用的內源資金也越多,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他愿意掌握更多的企業自由現金流量從而增加對公司資源的控制,而管理者需要通過對公司資源的控制來實現公司的增長。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是企業不斷的持續經營而創造出來的財富,能夠被管理者控制支配,而投資活動與企業的長期資產項目有關,籌資活動與長期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項目有關,從而這兩項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對管理者而言不是“自由”的,管理者無法控制和支配。因此,自由現金流量只能包括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而不包括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2.自由現金流量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從上面自由現金流量的定義和計算公式可以看出,自由現金流量的大小及變化情況較真實地反映了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及未來發展潛力,與會計現金流量相比較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首先,自由現金流量可以把企業的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和股利分配很好的貫穿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企業在得到正的自由現金流量后把它們分配給資本供應者(債權人和股東)還是留在企業用來以后生產發展的需要?如果又分配給資本供應者還要留在企業,那么各自占的比例為多少才是合適的?對于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就涉及到對財務管理的核心問題:籌資、投資決策和股利分配的整體考慮。正是自由現金流量把它們貫穿起來,使我們運用整合的思想來解決財務問題。
其次,使企業在持續經營的基礎上考慮財務問題。會計現金流量是指某一段時期內企業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數量,反映現金在過去一段時期的來源和使用情況,強調的是現金在過去一段時期的流動情況。而自由現金流量不但考慮的過去某一段時期企業的獲現能力還考慮了在未來的投資、籌資決策等,對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有一個非常合適的評價,把未來的創現能力納入了財務考核內。
最后,自由現金流量比會計現金流量更能合理地衡量企業的價值、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由于自由現金流量是根據收付實現制計算的,企業可以通過虛假銷售、提前確認銷售或有意擴大賒銷范圍來增加利潤,但是沒有現金流入,自由現金流量沒有增加;相對凈收益指標而言,自由現金流量不受企業管理層的控制,如折舊和攤銷方法的選擇對利潤的高低有調節作用,但它對自由現金流量沒有影響;再者自由現金流量認為企業在持續經營過程中的主要業務產生的利潤才是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源泉,因而非經常性業務帶來的現金流量是不計入自由現金流量的,因此自由現金流量相對于會計現金流量更能合理地衡量企業的價值、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