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兌匯票因其無金額起點限制、風險低、期限短、周轉快等特點,而受到眾多企業單位的廣泛適用,然而由于銀行貼現手續繁瑣,時間跨度大,私下貼現已然成風。現如今,已有很多企業單位、甚至私人做起了私下貼現這個“業務”,純粹代人貼現以賺取“息差”、“手續費”為業。然而,私下貼現的背后卻存在諸多問題,許多不法分子已將其作為“生財之道”,需引起高度重視。由于票證市場的自身缺陷,承兌匯票類詐騙案日益高發,且手法多樣,有使用克隆承兌匯票詐騙的,有使用虛假承兌匯票詐騙的,有假借換匯等等新穎手法。
一、案情示例:
1、陳某經朋友介紹認識了犯罪嫌疑人朱某,朱某以一張票面金額為480萬元的承兌匯票需要抵押,價格是票面金額每100萬元扣除8個點計算,也就是441.6萬元。后發現該承兌匯票是偽造的。
2、兩名陌生男子到張某家樓下換承兌匯票,后張某用自己銀行卡向對方銀行卡通過電話劃卡機劃給對方現金人民幣21萬余元,后到銀行查詢,發現該承兌匯票是真的,但面值是現金2萬元,再仔細查看發現該承兌匯票被人篡改過,發現被騙,總共被騙現金人民幣21萬余元。
二、作案手法:
1、通過制作經營狀況良好的虛假財務報表等手段取得銀行的信任,并偽造購銷合同、虛開購銷發票等,向銀行交納一定比例保證金后開出承兌匯票,詐騙銀行資金。
2、采用偽造、變造或使用作廢的銀行承兌匯票,關注票預安微信平臺獲取更多票據知識。冒用他人的銀行承兌匯票,簽發無資金保證的銀行承兌匯票等手段進行票據詐騙。
3、采用虛構主體、用虛假的票據作擔保等手段,在簽訂、履行合同中騙取財物進行合同詐騙。
4、通過對開、互開購銷發票,虛構購銷貿易背景,違規貼現,套取資金。
5、由于各地商業銀行短期貸款利率不盡相同,不法分子以居間介紹、代理為名,以低息誘惑持票人進行異地貼現,借機實施詐騙或洗錢等犯罪活動。
三、原因分析:
1、非法利益大,容易引起犯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犯罪分子為謀取不法利益可以不擇手段,面對承兌匯票這樣的大面額票據更是趨之若鶩。
2、承兌匯票使用及其廣泛,自身存在大量漏洞,犯罪分子作案機會大。但由于商業銀行管理存在漏洞,在承兌匯票的鑒證流程又繁瑣,加上如今市場上涌現出的眾多專門以買賣銀行承兌匯票以及銀行承兌匯票代理貼現為業的票據中介業務,承兌匯票的使用存在很多隱患。承兌匯票的兌現存在漏洞:銀行貼現時間跨度長,貼現手續繁瑣。承兌匯票的鑒證難:在克隆承兌匯票詐騙案件中,犯罪分子先是在一銀行以假身份同時辦理兩份承兌匯票,票面金額分別為一張大面額和一張小面額,接著犯罪分子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那張小面額的承兌匯票內容進行修改,從而克隆出另一張大面額的承兌匯票,其內容完全與真實的那張大面額承兌匯票相同,后犯罪分子利用該張“克隆”承兌匯票作質押,通過中間人的介紹向受害人借款,一旦得手便逃之夭夭。
3、犯罪分子熟知票據操作流程,利用流程漏洞進行詐騙。利用假票據詐騙的經濟犯罪分子往往懂得經濟交往慣例和票據操作流程,知道受票人一定要去銀行查詢票據的真偽,巧于心計的犯罪分子就進行“克隆”真票,用足以以假亂真的票據紙張,將假銀行承兌匯票上記載事項偽造得與真票上一模一樣,上述案件中“克隆“的假銀行承兌匯票記載的出票人、收款人、付款銀行、承兌協議編號、金額等要素與真票一樣,只有銀行經辦人、審核人簽章與真票不一樣,如果銀行經辦人、審核人簽章偽造得與真票一樣,銀行驗票最終也不會發現問題,犯罪分子就可能詐騙成功。
4、發案滯后。企業或個人將承兌匯票交給中介貼現時,無需到公安局備案,而犯罪分子善于利用承兌匯票的鑒證難,兌現時間跨度長的借口來拖延時間,等到被害人發現自己被騙后再到公安局報案時為時已晚,給公安機關偵查辦案帶來不必要的阻礙。絕大多數案件發案后,犯罪嫌疑人早已逃之夭夭。
5、偵查困難。此類案件一旦發案后,票預安專業查詢銀行承兌匯票掛失監控預警。往往涉及地域廣,涉及人員多,案情復雜。犯罪分子對詐騙都精心預謀,借款的數額大,約定的還款期限一般較長,且一旦詐騙得手便逃匿,在行騙過程中,犯罪分子一般都使用假身份,受害人一旦發現被騙報案,公安機關在短時間內很難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