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應收票據是一種流動性相對較強的資產,而且,根據企業現金需求的變化,應收票據還可用于貼現。因此,職業經理人要讀懂應收票據項目,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1.票據分類
(1)不帶息應收票據
不帶息票據的到期價值等于應收票據的面值。企業收到應收票據時,借記"應收票據"科目;應收票據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額,借記"存款"科目,貸記"應收票據"科目。商業承兌匯票到期,承兌人違約拒付或無力償還票款,收款企業應將到期票據的票面金額轉入"應收賬款"科目。
(2)帶息應收票據
① 對于帶息應收票據到期,應當計算票據利息。企業應于中期期末和年度終了,按規定計算票據利息,并增加應收票據的票面價值。同時,沖減財務費用。
② 計算公式如下:
應收票據利息=應收票據票面金額×利率×期限
為了計算方便,常把一年定為360天。票據期限按月表示時,應以到期月份中與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為到期日。票據期限按日表示時,應從出票日起按實際經歷天數計算。
③ 帶息的應收票據到期收回款項時,應按收到的本息,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票面價值,貸記"應收票據"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2.應收票據貼現
"貼現"就是指票據持有人將未到期的票據在背書后送交銀行,銀行受理后從票據到期值中扣除按銀行貼現率計算確定的貼現利息,然后將余額付給持票人,作為銀行對企業的短期貸款。可見,票據貼現實質上是企業融通資金的一種形式。
企業持有的應收票據在到期前,如果出現資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向其開戶銀行申請貼現,以便獲得所需資金。
票據貼現的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票據到期價值=票據面值×(1+年利率×票據到期天數÷360)
貼現息=票據到期價值×貼現率×貼現天數÷360
貼現天數=貼現日至票據到期日實際天數-1
貼現所得金額=票據到期價值-貼現息
如果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到期,承兌人的銀行賬戶不足支付,銀行即將已貼現的票據退回申請貼現的企業,同時從貼現企業的賬戶中將票據款劃回。此時,貼現企業應按所付票據本息轉作"應收賬款".
3.應收票據轉讓
(1)轉讓應收票據是指持票人因償還前欠貨款等原因,將未到期的商業匯票背書后轉讓給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業務活動。
(2)企業可以將自己持有的商業匯票背書轉讓。背書是指持票人在票據背面簽字,簽字人稱為背書人,背書人對票據的到期付款負連帶責任。
在了解應收票據特點和分類的基礎上,應該重點加強對應收票據貼現和轉讓的管理,降低應收票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