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什么是電子發票?
答:電子發票是現代信息社會的產物,是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數據電文形式的收付款憑證。電子發票與傳統發票的區別主要有兩點:一是從傳統的物理介質發展為數據電文形式,二是打破了紙質發票作為會計記賬憑證的傳統,具備了發票會計檔案電子記賬的條件。
二、問:電子增值稅發票系統的開發背景是什么?
答:為落實國務院積極推進“互聯網+”發展,促進電子商務、內貿流通健康快速發展有關工作要求,進一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稅收現代化建設需要,國家稅務總局在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基礎上開發了電子增值稅發票系統,同時制定了與各地已推行的電子發票系統銜接改造方案。
三、問:電子增值稅發票系統試點情況如何?
答:國家稅務總局決定,自2015年8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浙江和深圳開展了電子增值稅發票系統試點工作。試點納稅人使用升級版開具電子增值稅普通發票,發票票樣、技術、業務標準、應用模式全國統一,便于納稅人使用,有利于稅務管理和大數據應用。北京市目前已開具電子增值稅普通發票1029萬份,試點工作平穩順利,得到各方面的廣泛好評。
四、問:推行電子增值稅發票系統的意義是什么?
答:推行電子增值稅發票系統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節約社會資源,為納稅人營造健康公平的稅收環境,是稅務機關推進稅收現代化建設,實現“互聯網+稅務”的重要舉措。與傳統紙質發票相比,納稅人申領、開具、流轉、查驗電子發票等都可以通過稅務機關統一的電子發票管理系統在互聯網上進行,發票開具更快捷、查詢更方便。具體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有利于企業節約經營成本。電子發票不需要紙質載體,沒有印制、打印、存儲和郵寄等成本,企業可以節約相關費用,大大降低經營成本。據北京市某電商企業測算,其每年可節約相關費用4000多萬元。(注:整理自北京國稅)
二是有利于消費者保存使用發票。消費者可以在發生交易的同時收取電子發票,并可以在稅務機關網站查詢驗證發票信息。在憑電子發票進行相關售后維修服務時,可以對電子發票進行下載或打印,解決了紙質發票查詢和保存不便的缺陷。
三是有利于稅務部門規范管理和數據應用。企業通過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開具電子發票后,稅務機關可以及時對納稅人開票數據進行查詢、統計、分析,及時發現涉稅違法違規問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稅務機關還可利用及時完整的發票數據,更好地服務宏觀決策和經濟社會發展。
五、問:使用升級版的納稅人開具電子增值稅發票需要增加設備嗎?
答:使用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的納稅人不需要增加任何設備,開票軟件升級后使用金稅盤或稅控盤即可開具電子增值稅普通發票。
六、問:據傳,對于開票量很大的納稅人會增加額外負擔,是否有這個問題?
答:不存在增加額外負擔的問題。因為開票量很大的升級版納稅人,必須使用多個稅控盤滿足開票需求。現在對于要求開票速度達到每分鐘30份以上,每日開票量超過5萬份,而且需要集中管理開票的個別企業,升級版提供稅控開票服務器(即大容量、高性能的稅控盤,相當于100個至500個普通稅控盤)的解決方案,可解決購買大量稅控盤的問題,且多個開票點可通過網絡登錄服務器同時開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