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出納工作出現點小問題,最近開展了一系列基礎業務、財經紀律檢查,其中就涉及收款收據保管、開具等問題。
規范收據業務的目的如《會計基礎工作規范》(1996年)所提“為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建立規范的會計工作秩序,提高會計工作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范。”結合筆者工作實踐,以視野論壇部分內容為參考,筆者分享如下:
1、收據的選購
收據紙張質量、樣式、復寫功能、聯次等因素直接影響收據所表達的經濟事項質量,選購簡要要求如下:
能夠較準確反應經濟業務實質(如合同標的等信息);
收據編號是否合理;
反應經濟業務涉及的主要相關人員;
準確反應收付款雙方名稱;
2、收據的保管
采購的大批量空白收據一般應由會計人員保管(非出納人員),兩本及以內的收據可以由出納人員保管;
收據派發或出納等相關人員領用應做好“銷發領用登記”;
3、收據的開具
收據一般應由出納開具,要求準確反應業務實質,業務相關人員簽字;
財務專用章應由非出納人員保管(一般要求是會計人員)并加蓋;
開具細節參考發票管理辦法關于發票開具的要求;
4、收據的核銷
出納開具完整本收據或其他相關情況,應向收據審核人員核銷,雙方應做好“銷發領用登記”;
核銷人員應重點檢查收入項目是否及時、準確入賬,是否存在坐收坐支等現象;
審核無誤、核銷登記后,允許出納及相關人員繼續領用(允許同時使用兩本收據);
出納工作很重要:出納在資金收付、核算、監督、公司制度管控、提高會計工作水平、提高財務工作效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與會計等崗位一樣,都是財務工作的一環,僅是分工不同。
《中國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研究報告(2003)》中提到,“具體的企業競爭力由先進的企業制度和企業運營機制、創新技術和工藝、資金優勢、人才優勢、優良的企業管理等要素或這些要素組合構成”
“在中國國內,建筑業的勞動生產率(按總產值計)還不到工業及電力、煤氣業的三分之一。勞動生產率是反映一個產業生命力及現代化程度的最重要、最綜合的指標。中國建筑業目前的勞動生產率水平,說明它還是所有工業部門中勞動密集特征最明顯的領域,說明它還不是一個現代化的產業,它的生產力要素及其結合的方式肯定存在著尚未解決的嚴重問題”。
從廣義上來講,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中,由于客觀環境的復雜性和人們認識的滯后性以及財務管理可控范圍的局限性,使企業的實際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背離,因而有蒙受經濟損失的機會或可能性。
舉幾個“會計基礎工作很重要,出納作用不應被忽視”小例子:
出納審核票據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會計基礎工作,直接影響會計工作效率;
出納往往是規章制度(復雜多變)宣傳口舌,是國家、公司規章制度的高效宣貫者,能前移財務管控,減少財務風險;
出納員不僅要對本單位的貨幣資金和有價證券等進行詳細記錄與核算,為上一級會計核算與經濟管理和投資決策提供所需的真實、無誤、完整、系統的經濟信息。還要對各種經營業務(特別是貨幣資金收付業務)的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有效性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