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加強現金管理包括增加現金流量和提高現金的使用效益兩個方面,筆者結合企業目前現金管理中的問題,就這兩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要全方位和全過程加強企業現金管理
(一)統管資金,統一調配使用資金,加強對企業分公司現金的管理
為防止資金的體外循環,加強對資金的管理,許多企業都采取了一系列加強現金管理的措施?梢越梃b的現金管理制度包括:對自己的分公司實行嚴格的預算管理;對各部門實行備用金制;嚴格分公司開立銀行帳戶的管理:“收支兩條線”,所有收入都統一上繳企業總部統一劃撥,分公司所需資金,則由企業總部統一審核和安排等。
(二)加強對往來款項和存貨的管理,加速資金的周轉
企業應下列措施,減少現金的流出,增加現金的流入,減少資金占壓時間:
1.加強應收帳款、應付帳款的管理;
2.加強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的管理;
3.加強預收帳款、預付帳款的管理;
4.加強存貨的管理;
5.嚴格企業收款責任制,加快現金的回流,減少和控制壞帳的比例;同時盡可能利用商業信用,合理利用客戶的資金.
(三)適當利用企業信用和銀行信用進行融資,增大企業的可支配現金量
當企業的現金并不充裕時,企業可以利用自己的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通過辦理銀行承兌匯票,減少對外采購中現金的支付;或者通過進行短期融資和中長期融資等方式,調節企業可支配現金流量。由于辦理銀行承兌匯票不需銀行動用現金,手續簡便,近年來愈來愈為銀行和大多數企業接受,成為企業進行現金管理,彌補日常經營用現金不足的重要手段。
辦理銀行承兌匯票需要以企業之間的購銷合同做基礎,企業一般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即可辦理,根據企業實力、信譽和與銀行關系的不同,保證金的比例一般在10%~50%之間,期限一般在6個月以內。
(四)加強對企業投資過程中現金流量的管理和控制
傳統現金管理中,僅僅注重了現金的統一調度使用,但對投資后的項目則疏于管理,使得許多投資項目變成了企業現金流量的無底洞。
二、周密計劃,科學運作,提高現金的使用效益
(一)利用銀行不同期限的存款進行資金運作
7天通知存款是銀行為吸收企業存款而推出的靈活便利的方式,開戶方便,一次性存入大額款項后,針對分批動用的資金,只需提前7天電話通知銀行,將該筆資金從通知存款帳戶轉入活期帳戶,原有部分依舊按通知存款利率計息。其實,有的銀行為了吸引客戶,僅提前通知1~2天即可,對企業超短期富余現金,理財效益非?捎^。
如企業月初取得1200萬元資金,月末將全部支付出去,企業可以采用7天通知存款的方式。當天7天通知存款的年利率為1.89%,活期利率為0.99%,如果僅作為活期存款,當月利息僅為1200萬元×0.99%/12=9900(元),7天通知存款的月利息為1200萬元×1.89%/12=18900(元),月利息差為9000元。
另外,如企業現金富余達3個月以上,因各種限制,不能投資證券時,可以采取3個月定期與通知存款相結合的方式:
企業安排資金計劃時,將3個月以上的資金存入3個月定期賬戶,低于1個月的資金存入通知存款賬戶,目前3個月的定期存款的利率為1.98%.這樣,企業在幾乎無風險的情況下,實現了資金收益最大化。
(二)依托證券一級市場進行資金運作
把企業短期資金投入證券市場并不意味著一定要購買高風險的證券,企業也可以選擇在一級市場申購新股的辦法。
具體操作如下:企業在證券公司開立資金帳戶,當一級市場沒有新股發行時,可按上面提到的通知存款或3個月定期存款方式進行資金運作;當一級市場有新股發行時,可利用銀行的銀證劃款系統劃轉資金,申購新股。按目前的新股申購辦法,資金至多占用期限為5天,企業損失的是活期存款利息,獲得的是低風險收益。近幾年,一級市場的新股申購中簽率雖然有所降低,新股上市后的市場溢價也有不斷下降的趨勢,但年平均收益仍在5%~10%之間,遠高于同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當然,這種運作方式要注意以下問題:
1.新股申購有一定技巧,申購的時間要選擇;
2.并不是所有的新股申購都能獲利,增發和配售的股票申購要慎重,企業應組織專門的人員進行新股定價的研究或接受專業機構的建議;
3.中簽后的新股上市后,要注意制訂恰當的盈利目標;
4.要制訂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確保資金的安全,避免資金投入二級市場購買高風險證券。
(三)購買國債
當企業的預計資金閑散資金較長時,除了在銀行定期存款以外,還可以購買國債。國債有“金邊債券”之稱,購買國債不僅風險小,而且可以享受免利息所得稅待遇,F在國家發行的國債多以記帳式為主,而且其流動性大為增強,企業急需資金時,可以到銀行提前兌取,銀行在兌付時,超過6個月后,一般會分階段計算利息。國債票面利率本來就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考慮到免稅因素,購買國債比定期存款更劃算。
(四)委托信譽較好、規模較大的專業機構理財
專業投資管理機構具有專家理財、內部控制嚴密、組合投資、規模效益等特點,在面對風險多變的證券市場和眾多投資品種選擇,他們往往比企業自身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雖然新的委托理財管理辦法出臺以后,委托理財不能象過去一樣承諾保底收益,但與企業直接參與二級市場投資相比,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委托理財,仍是風險較小的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