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國家稅務總局以服務跨境投資全生命周期為中心,打造了“稅路通”服務品牌。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在“稅路通”服務品牌下推出了“渝稅通”子品牌,實施“開放平臺稅費治理整合”“稅收營商環境對標趕超”“稅費護航專項服務”“跨境交易稅費優惠直達”“國際協調賦能增效”5項行動,助推重慶全面對外開放,激活經濟發展澎湃動能。
優化出口退稅服務管理機制 助力“重慶造”暢行“一帶一路”
在曼谷、雅加達等東南亞城市街頭,摩托車是許多民眾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承擔著外賣配送、載客、代跑腿等多種服務功能。
重慶是我國摩托車的重要生產基地,“重慶造”摩托車也是出口至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貨物之一。位于渝北區的重慶東本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摩托車及散配件遠銷埃及、巴基斯坦、土耳其、緬甸等國家。2020年至2023年10月,該公司累計向海外出口摩托車整車及發動機等核心散件共計15余萬件,出口額合計7.86億元。其中,2022年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金額占比近三成。
“出口企業資金占用大,出口退稅早一點到,對盤活資金流很重要。”該公司財務負責人陸詠梅表示,近年來,出口退稅速度不斷加快,實施電子備案單證也減輕了資料報送負擔。2020年以來,公司累計享受出口退稅近6900萬元,同時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近1700萬元,讓公司有更多資金投入三輪車外觀設計、發動機等產品的研發,在穩定傳統小排量燃油車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進軍大排量摩托車和電動車市場。
今年以來,聚焦外貿企業,重慶稅務部門不斷優化出口退稅服務管理新機制,推動精細服務提檔、政策落實提速、便捷辦理提質,發布了包含國際稅收、出口退稅等知識的“稅錦囊”,通過組建“稅護航”專家團隊,提供納稅申報、優惠政策享受、跨境辦稅等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稅費服務,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優勢、深耕海外市場。
在財稅、金融等各類政策支持下,十年間,重慶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2.22萬億元人民幣,更多產品成功打進了國際市場。
稅惠添力“買全球” 重慶接軌“一帶一路”更暢通
重慶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但要“賣全球”,還要“買全球”。重慶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在資源配置、生產要素跨境流動和全球經濟商業紐帶中的積極作用,更好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推動重慶全球貨源組織能力提檔升級。
“銷售平行進口汽車需要由商務部評選平行進口汽車試點資質。”重慶渝津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具有資質前,公司只能與有資質的其他公司合作,不僅進口車輛環節的自主選擇權受到限制,還要向其他公司支付大筆倉儲費。因此,運量、時效和運輸成本都是在成立公司時考慮的重要因素。
“招商過程中,稅務工作人員了解到公司準備開展平行進口汽車項目且有內銷需求后,給我們詳細講解了綜保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政策,讓我們進駐綜保區更有信心。”該負責人表示,公司剛注冊成立時,稅務工作人員聯合綜保區工作人員上門走訪,輔導公司準備綜保區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申請材料,公司很快與江津區綜保區確定合作意向,簽訂項目投資協議,于2022年8月順利落地平行進口汽車項目。
項目落地當月,渝津歐供應鏈也成為“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企業,使其能在內銷時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助力打通內銷渠道。2022年10月,該公司被重慶市商務委評選為全市2022年度唯一一家新增的平行進口汽車試點企業,可以自主完成汽車平行進口相關業務,還能在綜保區內進行保稅倉儲和展示交易。今年1—10月,渝津歐供應鏈公司銷售收入超3000萬元。
中歐班列通道優勢,加上重慶的平行進口車試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試點資格政策等優勢,減少了中間商環節和運營成本,不僅給本地消費者帶來實惠,也通過相關試點企業的經銷網絡,輻射到了中西部多個省份。
今年以來,重慶稅務部門持續開展“稅企聯”系列活動,“點對點”“面對面”問計問需,宣傳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稅收協定待遇等稅費政策,并聯合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深入跨境經營企業,收集問題建議,現場解答企業疑問,不斷打造重慶外貿外資的強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