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视频福利网|**一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twitter加速器永久免费版|特级淫片欧美高清视频蜜桃

您的位置:首頁 > 財稅法規 > 正文

關于發布《河北省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公告

2018-07-27 10:11     來源:中國會計網     

關于發布《河北省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公告

河北省國家稅務局 河北省地方稅務局公告2018年第1號    2018-2-28

  為了進一步規范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保護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及其他涉稅當事人合法權益,落實《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規則》(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78號公布,以下簡稱《規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河北省國家稅務局、河北省地方稅務局制定了《河北省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以下簡稱《基準》),現予以公布,并將有關事項明確如下:

  一、稅務機關在實施稅務行政處罰時,適用本《基準》。

  二、稅務機關在實施稅務行政處罰時,應當以法律、法規、規章為依據,按照本《基準》裁量階次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決定,不得單獨引用本《基準》作為依據。

  三、《基準》中,“首次違反”是指擬作出處罰時,在本機關稅收管理信息系統中可查詢的范圍內沒有同一性質稅收違法行為的記錄;“情節輕微”是指違法行為單一、沒有造成稅款損失且主動配合稅務機關調查、取證、處理等情形。

  前款所稱“同一性質稅收違法行為”,是指本《基準》中的同一“違法行為”。

  四、稅務機關擬作出的稅務行政處罰高于或者低于本《基準》規定處罰幅度的,應當在有關報告中說明理由并附相應的證據材料,提交本級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委員會研究決定。

  五、各級國稅(地稅)機關稽查局在查處涉嫌偷稅違法案件時,應當向同級地稅(國稅)機關稽查局發送公函(無同級稽查局的,向有管轄權的稽查局發函),請其提供被查納稅人五年內因偷稅受到的行政處罰情況、檢查所屬期內管轄稅種的納稅情況。收到公函的稽查局,應當在收到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復函,列明被查納稅人五年內因偷稅受到行政處罰的日期、簡要案情、偷稅數額、處罰金額以及檢查所屬期內管轄稅種的納稅情況等。

  六、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比例,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2〕33號)有關規定計算。

  七、稅收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依法移送司法機關。在移送時未作出罰款決定的,應當在公安機關決定不予立案或者撤銷案件、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人民法院作出無罪判決或者免予刑事處罰后,再決定是否給予罰款。

  八、省、市稅務機關應當建立案卷評查制度。對在案卷評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當通知相關單位依法改正。市稅務機關案卷評查工作結束后30日內,應當將評查情況向上一級稅務機關書面報告。

  各級稅務機關應當通過執法督察等方式對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的,應當及時進行糾正。

  九、本《基準》中所稱“個人”包括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所稱“單位”包括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

  十、本《基準》所稱以上、以下、以內,均含本數;不滿、超過,均不含本數。

  十一、本《基準》所規定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屆滿的次日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內有連續三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數順延。

  十二、本《基準》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河北省國家稅務局河北省地方稅務局關于發布〈河北省規范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的公告》(河北省國家稅務局河北省地方稅務局公告2015年第2號公布)同時廢止。

  附件:河北省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

河北省國家稅務局

河北省地方稅務局

2018年2月28日

河北省國家稅務局 河北省地方稅務局解讀《河北省國家稅務局、河北省地方稅務局關于發布<河北省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公告》

  一、此次《河北省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制定背景是怎樣的?

  隨著近年來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商事制度改革、征管制度變化,以及《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規則》(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第78號公告發布,以下簡稱《規則》)的出臺,原《河北省規范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部分規定與現行制度、管理措施已不相適應。為了進一步規范稅務行政處罰行為,減少稅務機關行政處罰的隨意性,促進稅務行政處罰公開、公平、公正,保護稅務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根據《規則》,按照區別對待、突出重點、注重效率的原則,結合稅收工作實際,制定《河北省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以下簡稱《基準》)。

  二、《基準》如何設定裁量階次?

  《基準》對于不涉及發票份數或者稅款金額的項目,一般設定三個裁量階次。主動改正的,為第一檔階次,此階次一般為簡易處罰;在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內改正的,為第二檔階次,此階次一般為一般處罰;在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內未改正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為第三檔階次,此階次一般為從重處罰。

  對于涉及發票份數和稅款金額的項目,《基準》一般根據發票份數的多少或者稅款金額的多少,設定階次,分別對應簡易處罰、一般處罰、從重處罰。階次標準的確定,一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刑事法律的立案標準劃分。如《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六十條規定,“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基準》則以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是否達到5萬元作為劃分裁量階次的標準。

  同時,對于符合“首違不罰”的行為,每個條文的末尾增加了首違不罰的規定。

  三、為何《基準》中的部分稅務違法行為不再區分主客觀程度?

  原《辦法》中,部分條款依據納稅人違法行為的主客觀程度不同,設定了不同的裁量階次,如將“丟失發票或者擅自損毀發票”分為“丟失發票”和“擅自損毀發票”,設定不同的處罰標準。雖然納稅人的主客觀程度不同,但其最終結果均是同一類稅務違法行為,且在實際工作中難以區分,故部分稅務違法行為不再區分主客觀程度,設定統一的裁量階次。

  四、為何取消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違法行為處罰的差別?

  原《辦法》在發票違法行為中,對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設立不同的處罰幅度。《基準》一般不再區分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而是設定統一的處罰幅度。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增值稅稅控系統升級以后,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普通發票都納入稅控系統,無需再區分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二是簡化裁量標準,方便基層稅務機關執法。

  五、為何取消按日累加罰款的規定?

  原《辦法》中,規定了一些按日累加罰款的項目,如對“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注銷稅務登記”的行為,原《辦法》規定:“逾期30日以上,首次違反該規定且主動改正或者在稅務機關責令限期內改正的,對個人處50元罰款,逾期每增加30日累加50元罰款;對單位處100元罰款,逾期每增加30日累加100元罰款。但最高罰款額為2000元。”

  考慮基層一線反映關于按日累加罰款不便操作、計算天數可能出錯等意見,《基準》取消了按日累加罰款的規定。

  六、為何除首位不罰外,一般第一檔階次為“對個人處5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1000元以下罰款”,第二檔階次為“對個人處5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除首違不罰外,在裁量階次中,原則上第一檔階次按照簡易處罰的標準確定;第二檔階次按照稅務分局(所)有權處罰的標準確定。這樣既可以起到對納稅人的警示作用,又可以大大減少一線人員的工作量。

  七、為何《基準》刪除了“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等內容?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規則》,稅務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一)罰款;(二)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三)停止出口退稅權;(四)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不屬于稅務行政處罰,故予以刪除。

  八、稅務機關如何在稅務行政處罰中適用《基準》?

  稅務機關在實施稅務行政處罰時,適用本《基準》,并應符合《規則》的規定。

  稅務機關在實施稅務行政處罰時,應當以法律、法規、規章為依據,并在本《基準》范圍內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決定,不得單獨引用本《基準》作為依據。

微信公眾號

薩恩課堂

咨詢電話:400-888-3585

在線客服:點擊咨詢

©2001-2025 中國會計網(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支持:北京薩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實名網站認證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7473號 京ICP備1201396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