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通知
渝府辦發[2018]100號 2018-7-16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意見》(國辦發[2018]32號)要求,有力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創業創新活力,經市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進一步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強化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推動簡政放權,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著力解決企業開辦審批環節多、審核時間長、數據共享難等問題。從即日起,將我市企業從設立到具備一般性經營條件的開辦環節簡化為企業設立登記、刻制公章和申領發票3個環節,開辦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進一步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營造更加便利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二、工作措施
(一)優化企業設立登記流程。
全面下放冠“重慶”市名的企業名稱核準權,完善企業名稱查詢比對系統,推進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改革試點,申請人可在辦理企業登記時,以自主申報的企業名稱一并辦理。優化全程電子化企業網上登記系統,指導商業銀行網點輔導申請人通過全程電子化系統申辦營業執照,實現企業登記“零見面”或“最多跑一次”,推動電子營業執照跨區域跨領域跨行業應用。推行全市跨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受理企業設立登記申請,實現工商登記“全渝通辦”。對非要件欠缺的企業設立登記申請,實行“容缺受理”,提前審核。深化“多證合一”和“證照分離”等涉企證照改革,變“企業跑腿”為“數據跑路”。簡化設立登記審核流程,實行“審核合一”,提高審批效率。實現3個工作日以內辦結企業設立登記并頒發營業執照。
(二)優化公章刻制流程。
繼續強化工商與公安部門間信息共享應用,在企業完成設立登記后,工商部門即時通過重慶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將企業登記信息交換至公安部門,系統自動向企業法定代表人及經辦人手機發送驗證短信,企業據此登錄印章在線刻制平臺,在平臺公布的公章制作單位名錄中自主選擇制作單位。制作單位應在1個工作日以內完成公章刻制,并向公安機關備案。企業通過現場付款或在線支付的方式支付制作費用,通過窗口領取或寄遞送達等方式獲取企業公章。
(三)優化涉稅事項辦理流程。
繼續深化工商與稅務部門間信息共享應用,暢通數據共享通道,采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進行稅務登記管理。依托網上辦稅服務平臺,推出新辦納稅人人臉識別、實名認證、稅種認定、發票申領等多個涉稅事項的“套餐式”服務。對符合條件的新辦企業首次領用增值稅發票,在1個工作日以內辦結。
(四)便利企業辦理社會保險事項。
鞏固“多證合一”改革成果,社保部門通過重慶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獲取企業登記信息,采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進行企業社保登記管理。推進“互聯網+社保”建設,依托網上社保大廳、微信服務平臺、重慶掌上“12333”APP等平臺,推動企業職工參保登記業務網上辦理,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社保登記服務。
(五)推進“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模式。
各區縣政務服務大廳要設置企業開辦綜合受理窗口,通過再造流程,協同聯動,將申請人依次向工商、公安、稅務部門提交企業開辦申請材料的傳統辦事流程,改造為一次提交、同步辦理、信息共享、限時辦結的“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流程。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建立統一規范的政務服務大廳服務制度,提高服務效能。
(六)建設企業開辦網上服務平臺。
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引領,在現已開通的全程電子化企業網上登記系統建設企業開辦網上服務平臺。申請人登錄平臺后,即可一次性同時申報企業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發票申領、銀行開戶和社會保險等相關申請事項。工商部門核準企業設立登記后,即時通過重慶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交換企業登記信息,其他部門和單位可直接啟動企業相關申請事項的辦理流程,互認辦理結果,減少材料重復提交,進一步提高企業開辦便利化程度。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我市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作由市工商局牽頭,市級有關部門協同配合,統籌推進。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稅務局和市人力社保局按照各自職責分別負責壓縮企業登記、公章刻制、涉稅事項辦理及發票申領、社會保險辦理的時間,準確、完整提供營商環境評價的相關數據資料;市發展改革委、市統計局按照全國統一標準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建立常態化評價機制,開展我市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市級有關部門要及時推動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修訂完善,確保改革工作依法合規推進。全市各級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作,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工作推進班子,切實解決推進改革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取得實效。
(二)加強系統建設。全市各級有關部門要加快建設和完善信息系統,做好部門之間系統對接和數據共享,確保各部門信息系統接入重慶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簡化申請材料,優化審批流程,對于能夠通過共享獲取的信息和材料不得要求申請人重復提供,切實提高審批效率。
(三)加強窗口建設。各區縣政府要強化政務服務大廳人、財、物保障,采取增加人員或購買服務的方式,保障窗口順利運行。要強化業務技能培訓,加快窗口服務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能。
(四)加強宣傳引導。要通過政務網站、新聞媒體、微博微信等渠道廣泛宣傳改革政策,解讀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具體措施,引導企業充分享受改革紅利,增強改革獲得感。
(五)加強督查考核。全市各級有關部門要制定落實改革任務的工作計劃,細化工作措施,將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作為一項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適時對改革推進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對落實不力、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單位和有關責任人員嚴肅問責,確保改革順利推進。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