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视频福利网|**一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twitter加速器永久免费版|特级淫片欧美高清视频蜜桃

您的位置:首頁 > 財稅法規 > 正文

青島市總工會 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關于稅務部門代收工會經費(建會籌備金)的通告

2018-11-23 10:27     來源:中國會計網     

青島市總工會 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關于稅務部門代收工會經費(建會籌備金)的通告

青島市總工會 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    2018-09-26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涉及省政府規章、省政府及省政府部門規范性文件執行問題的通知》(魯政字〔2018〕190號)規定:省政府規章、省政府及省政府部門規范性文件規定的由原國稅機關、地稅機關承擔的職責和工作,在上述規章、規范性文件修改前,由合并后對應的稅務機關依法承擔。《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關于稅務機構改革有關事項的公告》(2018年第11號)規定:青島市稅務局機構掛牌之日起,執法主體為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原青島市國家稅務局、青島市地方稅務局機關稅費征管的職責和工作由繼續行使其職權的青島市稅務局及其所屬單位辦理。

  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工會經費(建會籌備金)由地稅部門統一代收的通知》(魯政辦字[2012]172號)、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工會經費(建會籌備金)由地稅部門統一代收的通知》(青政辦字〔2013〕84號)和青島市總工會、青島市地稅局、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聯合下發的《關于轉發<山東省地稅部門代收工會經費(建會籌備金)管理辦法>的通知》的有關規定,青島市行政區域內在稅務部門進行納稅登記的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應撥繳的工會經費(建會籌備金),由稅務部門代收。

  一、繳費比例

  建立工會組織的單位,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撥繳的工會經費,其中40%部分向稅務部門繳納,憑稅收票據準予稅前扣除;60%部分由各單位按月撥付本單位工會,憑《工會經費收入專用收據》準予稅前扣除。

  未建立工會組織的單位,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計提建會籌備金,其中40%部分向稅務部門繳納,憑稅收票據準予稅前扣除;60%部分待建立工會組織后由各單位撥付本單位工會,憑《工會經費收入專用收據》準予稅前扣除。

  中華全國總工會、山東省總工會另有規定的,按有關規定比例執行。

  二、繳納時間

  繳費單位于每年4月和10月繳納工會經費(建會籌備金)。其中,每年4月份繳納上年度10月至本年度3月的工會經費(建會籌備金),每年10月份繳納本年度4月至9月的工會經費(建會籌備金),繳納期限以稅務部門規定為準。2018年10月的繳納期限從10月1日至10月24日。

  三、繳納方式

  繳費單位可采用登錄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網上辦稅廳(http://www.qdds.gov.cn/)或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稅服務廳兩種方式進行申報繳納。

  網上申報的單位應在“所屬期工資總額”的兩條數據欄內分別錄入2018年4月-6月和2018年7月-9月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系統自動計算應繳經費數,點擊確認提交后完成繳費;到辦稅服務廳申報的單位在申報表上填入所屬期內全部職工的工資總額和千分之八的費率(2%×40%)進行申報。

  四、票據使用

  稅務部門代收工會經費(建會籌備金),統一使用稅收票證作為征繳憑證。

  特此通告

  附件:青島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2018年征繳指南

青島市縣級以上總工會聯系方式

單 位地 址電 話青島市總工會市南區湛山一路18號83092329市南區總工會市南區寧夏路286號88729163市北區總工會市北區延吉路80號85801107李滄區總工會李滄區黑龍江中路615號87622652嶗山區總工會嶗山區仙霞嶺路18號88998982城陽區總工會城陽區和陽路343號87868896黃島區總工會黃島區北京路33號88183984即墨市總工會即墨市鰲蘭路692號88512757膠州市總工會膠州市蘭州東路45187220510平度市總工會平度市紅旗路46號80812158萊西市總工會萊西市上海西路17號86405628高新區總工會青島高新區智力島路1號82020629保稅區總工會黃島區江山南路611號86768013

 

青島市總工會

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

2018年9月26日

青島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2018年征繳指南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國家為促進殘疾人就業而設立的政府性基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就業條例》(國務院令第488號)、《財政部關于印發<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稅〔2016〕33號)、《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山東省殘疾人就業辦法》(省政府令第270號公布,省政府令第311號修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印發〈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稅〔2015〕72號)和《關于印發山東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魯財綜〔2018〕31號)等法律法規制度規定,制定了《青島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關于印發〈青島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青財規〔2018〕12號)等有關規定,青島市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簡稱用人單位)均應按照不少于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1.5%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上述比例的,應當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一、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計算方法

  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和本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之積計算繳納。計算公式如下:

  保障金年繳納額=(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1.5%-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在職職工,是指用人單位在編人員或依法與用人單位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的人員。季節性用工應當折算為年平均用工人數。以勞務派遣用工的,計入派遣單位在職職工人數。

  季節性用工折算公式為:季節性用工折算年平均用工人數=季節性用工人數×季節性用工月數/12

  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實際月份在職職工人數總和/實際月份數。

  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殘疾人就業月份總和/12。

  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以公式計算結果為準,可以不是整數(保留兩位小數)。

  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按用人單位上年在職職工工資總額除以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計算。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工資總額,按照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有關規定執行。

  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未超過本市社會平均工資2倍(含)的,按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計征保障金;超過本市社會平均工資2倍的,按本市社會平均工資2倍計征保障金。

  前款所稱本市社會平均工資是指本市統計部門向社會公布的本市范圍內的社會平均工資。

  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申報繳納時間

  用人單位應于每年7月1日—10月31日填報《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繳費申報表》,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保障金,據實申報本單位上年在職職工人數、上年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上年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等信息。用人單位應對申報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

  2018年申報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工作,自2018年10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

  三、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申報繳納方式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實行按年申報繳納,用人單位可以選擇網上申報(https://etax.qdds.gov.cn)或上門申報的方式。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繳款方式與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征收管理的其他稅費繳款方式一致。

  用人單位在申報期內填報《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繳費申報表》,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據實申報本單位上年在職職工人數、上年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上年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等信息。用人單位應對申報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

  四、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申報繳納地點

  用人單位應向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

  五、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狀況認定

  用人單位應于每年4月30日前,按規定如實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市)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申報上年本單位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

  2018年,用人單位應于9月30日前,按規定如實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市)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申報上年本單位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并由該機構進行審核。

  未按規定時限申報的,視為未安排殘疾人就業。

  六、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減免緩繳政策

  (一)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30人以下(含30人)的企業,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征保障金。

  (二)用人單位遇不可抗力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經濟損失,可以申請減免或者緩繳保障金。具體辦法由省財政部門另行規定。

  用人單位申請減免保障金的最高限額不得超過1年的保障金應繳額,申請緩繳保障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

  七、用人單位多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處理

  用人單位多繳保障金的,可向征收機關申請退還。

  八、用人單位少繳、不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處理

  保障金征收機關應當定期對用人單位進行檢查。發現用人單位申報不實、少繳納保障金的,征收機關應當催報并追繳保障金。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繳方面問題可咨詢12366納稅服務熱線或主管稅務機關。

  感謝社會各界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繳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

2018年9月21日

微信公眾號

薩恩課堂

咨詢電話:400-888-3585

在線客服:點擊咨詢

©2001-2025 中國會計網(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支持:北京薩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實名網站認證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7473號 京ICP備1201396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