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產總值連年保持10%以上增長,累計完成海洋碳匯交易14萬噸,占全國藍碳交易市場份額一半以上;擁有國際最大的深海基因庫、全國最大的海洋藥源生物種質資源庫;先后獲評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市、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在廈門,“深藍經濟”正快速前行。
廈門稅務部門圍繞海洋產業落地、投產、發展等全周期環節,提供高效服務,落實優惠政策,探索“智慧稅務”,在廈門加快建設海洋強市中積極作為。
訴求響應提速,信息通、服務通
夜幕低垂,在波光粼粼的深海之上,遠洋漁船正忙碌地進行捕撈作業。由立晶光電(廈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集魚燈,如同海上的燈塔,將魚群誘集到較淺的水層。作為現代海洋捕撈的重要裝備,集魚燈憑借其創新的LED技術,有效降低海洋捕撈成本,大幅提升漁獲量,為海洋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
立晶光電成立于2002年,隸屬于臺灣上市企業玉晶光電集團,是廈門市海洋新興產業龍頭企業。去年,該公司營業收入超7000萬元,同比增長16%。
“廈門稅務部門聚焦海洋產業區域協同,圍繞海洋產業全周期環節制定相應稅費服務方案,稅務首席聯絡員提供實時政策咨詢和訴求快速響應支持,推動企業在廈發展信息通、政策通、服務通。”立晶光電財務負責人王錦城說。
在著眼海峽兩岸的同時,廈門也放眼國際。作為東亞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網絡(PNLG)秘書處、APEC海洋可持續發展中心所在地,廈門持續擦亮廈門國際海洋周這張“藍色名片”,促進海洋產業與投資的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涉海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構建高水平開放型海洋經濟體系。
研發成本降低,打破技術壟斷
海是廈門人引以為傲的資源富礦。海洋里微生物攜帶的酶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應用潛力。從海洋里提取出來的工具酶可以廣泛應用到各種診斷試劑中。廈門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年探索,目前已在海洋生物資源中挖掘并克隆出近百種診斷用工具酶,其中10種已實現量產并應用到診斷試劑中,降低高端工具酶采購成本達60%,生物醫藥產業成本也大幅降低。同時,該公司參與制定了7項工具酶國家標準,助力工具酶關鍵原料生產的標準化。
“去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金額超千萬元,政策紅利緩解了研發支出帶來的資金壓力,我們把節省的資金投入海洋工具酶的開發中,持續推進高端海洋生物醫藥制品的產業化。”致善生物財務總監宋文龍說。
稅費優惠政策護航,廈門海洋企業在科技創新的“深藍航行”中向新而行。
同樣,在稅費優惠政策的支持下,廈門雙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持續推動船舶涂料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其船舶涂料可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MO)對船舶涂料的最新標準要求。去年,該公司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項政策優惠合計約352萬元。
做好財稅管理,長期可持續經營
廈門衛星定位應用股份有限公司是廈門本土的一家海洋新興產業龍頭企業。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北斗智慧海洋云平臺、北斗智慧港航云平臺、北斗智慧漁船漁港服務平臺等產品業務已拓展至全國20余個省份的150多個城市。
“廈門稅務部門給我們推送了國家支持科技創新主要稅費優惠政策指引,詳細列明每項優惠的申請條件、申報時點、申報方式等內容,有助于企業在拓展業務領域過程中更為精確地做好財稅管理。我們深感廈門一流的稅收營商環境為企業長期可持續經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廈門衛星定位應用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楓說。
據了解,廈門稅務部門探索“數字政府”“智慧稅務”建設,自主構建了一整套特色稅收標識體系,重點關注海洋產業鏈的主要“鏈主”企業,運用標識繪制各產業鏈群圖譜,在助力海洋產業發展、提高海洋科技創新質效、推動海洋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去年,廈門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作為福建省唯一的省級海洋高新區成立;今年3月1日,《廈門經濟特區海洋經濟促進規定》正式施行……以加快建設海洋強市,打造國際特色海洋中心城市為目標,從“城在海上”向“海在城中”轉變,廈門探索海洋的腳步不斷加快。
國家稅務總局廈門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國鈞表示,廈門稅務部門將深化稅收服務,創新征管舉措,為海洋經濟企業營造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稅收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在“深藍經濟”的藍海中乘風破浪,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