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據廈門海關統計,上半年福建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5072.9億元,同比增長2.0%,占同期福建省進出口總值的51.0%。
自國家稅務總局推出“稅路通”服務品牌以來,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持續優化“稅路通—海絲路·稅收情”子品牌建設,各地稅務部門根據地域特點組建“海絲”稅收服務團隊,聚焦不同類型“走出去”企業的涉稅訴求,細化稅費服務舉措,為八閩大地“走出去”企業提供更精細、更高效的服務,助力企業更好接軌國際市場。
走進龍頭企業,解決跨境稅費難題
作為福建省體育用品龍頭企業,安踏體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是“晉江經驗”在國際化、智能化、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優秀樣本。近年來,安踏集團錨定“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十年戰略目標,在供應鏈、人力資源、營銷等方面持續加快國際化進程,加快提升品牌的國際知名度、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份額。
福建稅務部門在實地調研中了解到,安踏集團與境外關聯方某上市公司開展了融資交易,且未來可能會繼續開展類似交易。安踏集團對如何保障跨境關聯交易稅務處理的合規性和確定性存在疑問。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安踏集團就未來將發生的跨境關聯交易提出了預約定價安排談簽申請。泉州市稅務局在對關聯交易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后,與安踏集團成功談簽預約定價安排,這也是福建省首例自主開展的適用簡易程序的單邊預約定價安排。
安踏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合規處理好稅務事項,是企業走穩出海之路的重要環節。成功談簽預約定價安排,為企業跨境關聯交易稅務處理提供了更強的確定性,有助于穩定企業發展預期、降低潛在風險,企業可以將更多資源和精力投入到市場拓展和生產經營中。
聚焦特色產業,講解稅費政策要點
3月底,以“發展智能裝備鍛造電池產業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2024寧德國際新能源電池技術與智造裝備產業大會在福建寧德隆重開幕。此次大會吸引了來自380多家汽車主機廠及電池生產廠家的研發、生產工程技術人員,200多家一二級原始設備供應商、2500多位核心決策人參會。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共同交流探討了新能源電池行業最新的技術發展和行業趨勢。
依托這場產業大會,寧德市稅務局“海絲”稅收服務團隊精心布置宣傳展位,全方位展示“稅路通—海絲路·稅收情”服務品牌的內涵和特色,詳細講解與新能源電池和智能制造產業相關的稅費政策要點。同時,重點介紹了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稅收協定等政策內容,為相關企業處理好跨境稅費業務提供政策指引。
寧德市稅務局副局長金丹丹介紹,近年來,寧德市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鋰電新能源產業集群,消費類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市占率分別連續12年、7年、3年全球第一,2023年,實現產值2948億元,約占工業總產值的42.4%,增加值增長18.2%。寧德稅務部門基于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特點,開展常態化、精細化稅費政策宣傳,輔導企業做好納稅申報、發票開具、優惠政策享受、跨境業務稅費處理等事項,提醒企業及時規避稅務風險。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左允文認為,通過稅務部門細致專業的輔導,企業在開展跨境交易時對相關稅收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有助于企業降低稅法遵從成本、專注于技術研發,進一步增強企業競爭力。
輔導出口企業,用好稅收優惠政策
據福州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加工貿易進出口1024.4億元,同比增長19.4%。其中,出口690.3億元,同比增長19.9%。外商投資企業作為福建省加工貿易進出口的領頭羊,上半年進出口690.4億元,同比增長8.4%,占同期福建省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的67.4%。
針對當地對外貿易日趨活躍,外向型經濟持續發展等特點,福建省稅務局加強對出口企業的服務和管理。一方面,“海絲”稅收服務團隊加強對出口退稅政策的宣傳輔導,重點講解申報操作、單證備案等實務操作中的難點事項;另一方面,團隊成員通過實地走訪調研等方式,了解企業在享受出口退稅優惠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幫助企業合規享受優惠政策。
在福州稅務部門的輔導下,臺資企業福州名成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成功收到今年第一季度的出口退稅款,共計750多萬元。企業財務總監黃鋒介紹,近年來,國際形勢發生一些變化,企業遇到了出口訂單資金回籠慢的問題,資金流較為緊張。得益于出口退稅優惠政策,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有所緩解,他們將退稅資金運用到創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上,應對外部形勢變化的信心和底氣更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