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蘭州至張掖高鐵武威至張掖段開工建設;12月1日,酒泉至金塔750千伏線路工程全線貫通,河西走廊再添新能源輸送大通道……連日來,甘肅河西走廊這條千年古道好消息不斷,曾經駝鈴聲聲的古文化交通要道,如今不斷綻放新的風采,煥發新的氣象。
“綠電”:河西走廊的亮麗名片
地處河西走廊蜂腰地帶的山丹縣,擁有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2023年,總投資20億元的華能500兆瓦儲能電站項目選擇落戶于此。“稅務部門通過‘政策找人’主動上門輔導,公司旗下的幾個風光電項目都享受到國家重點支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減免企業所得稅優惠和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受益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企業資金流更加平穩,投資建設新項目的信心更充足。”華能建舒儲能電站站長陶成強表示。
走進位于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甘肅九鼎風電復合材料有限公司,長度超過100米的大兆瓦風電葉片排列成陣。公司財務負責人薛金林介紹,近年來公司新購入總金額3100多萬元的機器設備,享受了單位價值500萬元以下設備器具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資金壓力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近年來,河西走廊沿線武威市、金昌市、張掖市、酒泉市、嘉峪關市等地稅務部門秉承低碳環保、綠色發展理念,從支持環境保護、促進節能環保、鼓勵資源綜合利用、推動低碳產業發展四個方面,落實56項支持綠色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支持新能源產業“動力澎湃”。
“摘星”:優勢產業越來越“新”
“神舟”飛天、“天宮”覽勝、“墨子”傳信,河西走廊的浩瀚戈壁連接著星辰大海,這里不僅有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還有眾多依托基地發展起來的航天材料制造企業。
在金川集團鎳合金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的產品展示區,各種規格型號的鎳合金新材料琳瑯滿目。“高達1000攝氏度灼燒不融化的鎳基合金,是長征火箭的關鍵原料。”公司市場營銷部經理李淵拿過一片纖薄的純鎳片介紹說,“這是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超薄純鎳箔材,寬度達到300毫米,厚度僅有0.05毫米,還不到一張紙厚度的一半,用手輕輕一撕就能裂開,被人們稱為‘手撕鎳’。”
“‘手撕鎳’生產工藝復雜、技術難度大。公司近年來加大投入強化自主研發,現在的部分技術已經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李淵說。
針對金川集團公司下屬企業多、業務關聯度高、涉稅事項復雜的實際,金昌市稅務部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修訂完成稅務版和企業版的《金川集團公司增值稅稅收風險防控管理工作體系》,并專門設置納稅服務首席聯絡員,靠前服務、強化督導和大數據篩查,助力形成企業盈利、產業壯大、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局面。
“交融”:傳播敦煌文化千年之美
作為自古以來的交通要道和多民族融合的核心區域,河西走廊擁有大量的文化遺產。依托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河西走廊各類文化遺產在數字創意、科技文創等領域不斷實現迭代升級,在文旅傳播方面大放異彩。今年前10個月,敦煌市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等六大旅游景區接待人數達到823.545萬,再創歷史新高。
“良好的納稅信用為企業發展增添了底氣,我們以企業合作方式發起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通過多種方式建立起了文化產業園區風險擔保體系和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體系。有了資金的支持,我們與東部企業的合作更加緊密了。”敦煌文化創意產業園運營單位——敦煌文化創意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趙文娟說。
據了解,為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敦煌市政府創新融資服務,出臺《敦煌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發展規劃》,引導和支持園區與信用評級機構合作,建立文化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并可直接依據社保、稅務等統計監測體系提供金融信用擔保服務,支持園區面向全國引入天使投資、創業投資。
敦煌市稅務部門針對敦煌文化創意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及敦煌文化創意產業園內入駐的相關企業進行精準畫像,嚴格按照相關制度流程進行納稅信用評價,幫助企業探索建立文化產業專項貸款和專項授信,為園區文化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
“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我們更有信心響應國家號召,充分發揮東西部產業融合的發展優勢,創新傳播敦煌文化的千年之美。”趙文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