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省工業機器人產量16.88萬臺(套),連續4年居全國第一。在不久前廣東省統計局、工信廳發布的數據中,工業機器人產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產量同比增長37.6%,從2023年占全國1/3增加到占全國一半以上。新“人”輩出,其關鍵在什么?
技術向“新”:研發成果加速轉化
在數字化轉型的推動下,佛山的機器人產業順勢而起。國產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之一的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憑借過硬的創新能力,依托人工智能技術自主研發出華數Ⅲ型控制系統,突破了動力學模型建模及參數精確辨識難題,解決了國產機器人“無腦”的“卡脖子”問題。目前,該公司已推出高防護雙旋、垂直多關節、水平多關節等六大系列50余款工業機器人新產品,廣泛應用于汽摩、電子、材料、金屬加工等行業及領域。
“我們進一步調整市場方向、瞄準增長爆發力充足的領域加快布局,今年上半年,已實現產值方面約50%、收入方面約43%的增長,產品被應用于華為、海爾、奧克斯、華帝等多個知名頭部品牌的智能生產線上。”華數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林介紹。
“通過享受稅費優惠政策,企業進一步降本增效,搶抓了新機遇。”楊林說,“2023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期間,我們在費用歸集方面遇到一些疑問,佛山稅務部門的‘彩虹服務’團隊一直通過線上、線下的渠道為我們解疑釋惑,幫助我們順利完成了相關申報工作。最終,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超900萬元,同比增長38%。”今年,該公司投資建設的南海智能機器人產業園項目即將投入使用,設計年產能達2萬臺。
為落實好各項支持科技創新稅費優惠政策,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通過強化稅收大數據應用、精準推送稅惠新政、服務團隊上門輔導等舉措,讓政策紅利第一時間成為企業研發的“真金白銀”。
產業成“鏈”:集群式發展態勢喜人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日前,工信部公布了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產值達百億元的佛山順德區機器人制造產業集群上榜。
順德機器人產業集群是從關鍵零部件到本地制造、系統集成與應用的完備產業鏈。集群既有嘉騰、隆深、科凱達等細分領域本土龍頭企業,還吸引了庫卡、發那科、ABB等世界機器人排名前五名的行業巨頭以落戶和合作形式進駐,成為順德機器人產業“最強外腦”。順德機器人產業集群不斷加大,匯聚埃斯頓、藍胖子等諸多上下游企業,帶動順德工業企業應用機器人數量近年來保持年均20%的增長勢頭。
海創大族機器人智造城是位于順德北滘機器人谷智造產業園的園中園之一,目前已吸引了150家企業落戶。在園區招引階段,順德稅務部門聯合地方政府部門及機器人行業協會,圍繞機器人產業核心技術、產業鏈配套等關鍵環節開展涉稅涉費咨詢解答,并從分類分級管理、涉稅風險防范及稅費服務提質著手,推出“稅收園長工程”實施方案,通過建立稅企互動機制、生成企業“健康檔案”、專班對接園區企業等十項具體措施,常態化幫助企業解決涉稅難點。
銷路出海:出口企業加速外銷
廣東是外貿大省,不少機器人企業也把目光投向了出口。廣東稅務部門亦在出口退稅、護航企業出海等方面,給予更為精細化的服務。
作為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智能機器人領域工業機器人產業鏈“鏈主”企業,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2020年就開始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布局延伸海外市場,目前產品遠銷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家。該公司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持續突破多項關鍵伺服控制技術,自主研發的“五合一”伺服驅動器能夠大幅降低工業機器人生產成本,能源損耗減少40%,在海外市場具有獨特競爭力。
“今年上半年,我們不僅開拓了泰國、印度等新的海外市場、出口銷售額近3900萬元,而且第一季度,我們自產多關節機器人的訂單量增長超過45%。”拓斯達財務總監周永沖說,除了技術和產品過硬,這個成績單背后還少不了稅務部門給予的支持。“出口退稅辦理不斷提速,大大提高了企業資金流轉和利用效率。今年上半年,我們辦理出口退稅近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