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今年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重頭戲,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正式實施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廣西自治區稅務部門聚焦納稅人繳費人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細化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落地末端舉措,讓“擺在賬上”的稅款以“真金白銀”的形式“退到手上”,為廣大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稅惠“活水”直達快享
政策好不好,落實是關鍵。為推進增值稅留抵退稅新政落地,廣西稅務部門運用稅收大數據“精準畫像”,對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的企業分行業、分類型開展“點對點”式輔導、答疑、跟進,為退稅“禮包”派送按下“加速鍵”。
廣西中億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玻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制造業企業,受房地產行業低迷和疫情影響,企業訂單量下降,資金周轉壓力不斷加大。“新的留抵退稅政策一出臺,稅務部門就及時在線上對我們開展政策輔導,系統智能識別,線上電子稅務局申請,全程無紙化辦理,十分方便快捷。”該公司會計葉女士表示,稅務部門實施“政策找人”,讓企業“躺”在賬上的留抵稅款“活”起來,大大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生產經營現金流順暢了,發展信心更足了。
以“退”促“進”動力足
“資金鏈就是企業的生命線。”廣西浦北金象工藝有限公司負責人黃賢東說,“國家的好政策和稅務部門的高效服務,讓企業享受到了出口退稅以及增值稅留抵退稅的政策紅利,這對我們小微企業來說是一針強心劑。”
退回的是稅款,增進的是活力。小微企業將留抵退稅的“及時雨”用在增強發展的動力上,或是增加投入,或是購進設備,或是穩崗穩產……退稅紅利精準“落袋”,讓企業得以在生產經營中“輕裝簡行”。
溫富榮是廣西欽州保稅港區宏港碼頭有限公司負責人,他同樣直觀感受到留抵退稅新政給企業發展帶來的助力。“一大筆留抵稅款及時到賬,盤活了企業的資金流,稅收的‘退’,換來企業的‘進’,我們將把節省下來的錢,全部投入集裝箱自動化碼頭建設中,加快推進泊位建設工程,更好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政策紅利激發創新活力
在河池宜州,作為商務部東桑西移工程桑蠶基地建設單位的廣西嘉聯絲綢有限公司,率先向蠶繭加工發起技術攻關。“我們獲得的稅費減免幾乎都用在了研發上面。”廣西嘉聯絲綢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毛女士說,“今年的留抵退稅新政策讓我們又獲得了一筆退稅款,我們打算將省下來的資金投入研發,不斷突破技術壁壘,增強市場競爭力。”
退稅紅利“直指”研發關鍵環節,促進企業技術突破,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在廣西,像嘉聯絲綢這樣的企業不在少數。
今年,桂林平鋼鋼鐵有限公司收到一筆超過千萬元的留抵退稅款, “作為生產高硬度新型鋼的制造企業,公司資金得以盤活,有利于進一步加大投資、加快升級改造步伐。”王家凱說。
廣西自治區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宣傳輔導上持續加力,在優化服務上持續用力,在加強監管上持續發力,精準高效落實稅費支持政策,推動稅費優惠直達快享,最大限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賦能企業蓄勢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