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要強邊,興邊要富民。近年來,廣西稅務部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助力邊疆地區經濟轉型升級,奮力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綠色發展道路,唱響祖國南疆地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奮進之歌。
綠色稅制讓邊疆生態更美
讓產業實現“綠色轉型”,廣西傳統優勢產業之一的鋁產業作了有益探索。“環保稅促進了企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我們在保護環境及提高效益之間尋找平衡點,投入資金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減少環境污染和促進綠色產業發展。”廣西信發鋁電有限公司負責人崔玉峰說,“國家的稅收政策給我們改進生產設備、更好地處理廢水和廢氣等污染物提供了支持。我們今年打算引進一套設備,更好地處理廢水廢氣,共同守護我們的碧水藍天。”
靖西市是廣西重要的鋁土礦區。為加快推進采空區復墾工作,該市全力打造“采礦—土地復墾—生態修復—循環農業”綠色發展產業鏈。在耕地占用稅優惠政策的支持下,2021年至今,全市鋁土礦區生態復墾達到1.46萬畝。
減稅降費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為了使生態“文旅+種養”的新模式煥發生機活力,東興市稅務部門緊扣文旅產業地域特色和實際需求,推出“政策加持+服務相伴”的服務模式,精準投放惠企政策,助力邊境文旅和特色種養產業生生不息、有機融合。
在京族唯一聚居地東興市江平鎮,馮文武經營了一家生態園,將發展民族特色文旅和生態養殖有機結合。“稅務部門對我們進行一對一輔導,讓我們及時了解到自產自銷農產品免增值稅和海水養殖、內陸養殖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我們做大做強的信心更足了。”馮文武說,“現在越來越多的村民和我們學習養殖技術,‘向海而興’的致富路一定能越走越寬廣。”
浦北縣大成鎮是頗負盛名的革命老區,內有柑子根第一黨支部、革命英雄張世聰故居、大窩山戰役遺址、東館小學舊址、金街兵工廠等紅色資源。
“紅色文旅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這離不開稅收優惠政策的扶持。我們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從今年4月起享受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加上其他稅費優惠,今年以來享受了萬余元的稅收減免。現在我們一心一意謀發展,努力讓革命老區煥發新魅力。”柑子根村支書葉子平說。
在防城港市防城區茅嶺鎮大陶村沿海,近萬畝的蠔排遍布其中,放眼望去蔚為壯觀。
“近年來,減稅降費政策對漁企的支持力度很大,海水養殖自產農產品免稅,此外我們享受到增值稅免稅額度提升、所得稅減征、智能化辦稅繳費等一系列的好政策和好服務。我相信,在政策的帶動下,我們漁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防城區輝煌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創始人楊家榮說。
在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下,廣西邊疆民族地區各類經濟主體,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在興邊富民的道路上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