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廣西壯族自治區稅務局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深化便民利企服務,為推動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稅務力量。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稅收紅利直達快享
為提升服務精準性,南寧市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作用,為納稅人繳費人分行業、分業務、分性質立體“畫像”,精準匹配適用政策,自主分析納稅人繳費人高頻業務、高頻咨詢等情況,通過企業稅企交流群、征納互動平臺、“納稅云課堂”等渠道開展有針對性的政策推送和咨詢服務,實現“政策找人”。
“我們通過企業申報數據、財務報表、發票數據分析判斷企業經營情況,對照政策深入企業摸實情、問需求、送政策、解難題,實現高效服務,確保企業及時、便捷享受政策紅利。”南寧市江南區稅務局局長雷恒介紹。
“幸虧有稅務干部及時推送最新的稅費優惠政策,還安排“稅務管家”為我們梳理政策,跟蹤指導處理稅務問題,我們把享受的政策紅利投入到商場的特惠折扣活動中,提振消費市場。”南寧杉杉奧特萊斯商業廣場的財務負責人鄧先生說。
在玉林,稅務部門創新推出“稅費紅利賬單”和“送政策上門”專題服務,主動聯合第三方涉稅機構成立志愿服務團隊,分行業對企業開展“點對點”上門政策宣傳輔導,為以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主體的“小店經濟”送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稅費優惠。
玉林國際香料交易市場每天的交易額近1億元,可容納2000多家商戶同時進場交易,如何在復雜的經營管理活動中用好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發展意義重大。
“當地稅務部門了解我們的訴求后,為我們量身定制可享受稅收優惠清單及相關指引,去年就幫助我們享受了700多萬元的退稅減稅優惠,減輕了我們的經營壓力。”玉林福達香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宋軍說,“截至今年7月,公司已享受各項稅收優惠160多萬元,企業發展的信心和活力更足了。”
為精準服務經營主體,廣西稅務局發揮稅收大數據作用,精準定位符合政策條件的納稅人繳費人,通過信息化手段對450多萬戶次經營主體精準推送政策,促進稅收紅利直達快享,實現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同時,通過升級改造信息系統,該局實現了自動識別享受主體、自動計算享受金額、自動生成申報表單,納稅人繳費人僅需確認系統預填數據,即可“坐享”政策紅利。
從“多件事”向“一件事”轉變,辦稅繳費更高效便捷
在南寧,稅務部門探索打造了“邕心辦問 一件事集成”——辦問協同稅費服務新模式,將不同的涉稅訴求劃型分類,采取“熱線智能辦、鏈接直達辦、遠程輔導辦、遠程線下辦”四項策略,實現訴求“一次辦”。該模式推行后,原需轉由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的業務數量下降約70%,“問”轉“辦”事項辦理時間縮短,有效提升辦稅效率。
“因為不熟悉農產品核定業務,稅務部門立即安排專人線上輔導我填寫申請表,問題很快就解決了,遠程幫辦讓我少跑了很多路,節省了辦稅成本,真的很方便。”隆安縣李蘭珍木材加工廠負責人表示。
在梧州,稅務部門持續優化個人社保、醫保經辦和征繳服務措施,對市本級社會保險費征收服務專廳進行升級改造,并聯合梧州市醫療保障局采取“一窗受理、后臺流轉、一次辦結”的創新服務模式,進一步優化參保繳費服務,有效解決“兩頭跑、反復問”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群眾參保繳費平均辦理時長縮短。
以“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重要抓手,廣西稅務部門不斷優化辦稅繳費流程,為經營主體提供高效便捷的辦稅繳費服務。通過大力推廣“非接觸式”服務,辦稅繳費事項全部實現“全程網辦”,部分業務實現“掌上快辦”。今年以來,全區稅費申報業務辦理總量1786萬余筆,其中89%通過線上渠道完成。
廣西稅務部門在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辦稅等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創新推行“一鍵獲知涉稅風險和辦稅提醒服務”,實現了“提示提醒—辦理指引—便捷辦理”的集成式服務,便利經營主體及時排除涉稅風險。
推動納稅信用“變現”,“銀稅互動”解融資難題
為緩解企業貸款難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廣西稅務部門聯合銀保監部門、銀行業金融機構推行“銀稅互動”守信激勵措施,將納稅人無形的納稅信用資產“變現”為有形資金支持,增添企業發展動力,助力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據統計,2020年以來,廣西“銀稅互動”貸款累計投放4860億元,惠及納稅人29.8萬戶。
“我們的納稅信用評級是A級,憑借良好的納稅信用,我們通過網上申請獲得260萬元‘銀稅貸’優質貸款,稅務和銀行的服務往前一步,我們中小微企業獲得資金支持的門檻就低一級。”廣西玉林芬林復合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張承平表示。
在南寧,稅務部門優化與銀行端的信息共享方式,為信用等級高的企業開展“個性化”升級服務,幫助民營企業憑借良好納稅信用通過“銀稅互動”獲得融資支持。
在柳州,稅務部門積極開展“銀稅互動”,詳細講解“銀稅互動”平臺上的各類涉稅金融產品,幫助企業解決經營中貸款難、融資難等問題,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