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近期發布通知,重點圍繞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升級推出“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第五批28項措施。國家稅務總局廣西壯族自治區稅務局在落實好稅務總局相關舉措的基礎上,創新實施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10條舉措,著力解決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積極主動為民營企業辦實事解難題,以“實招”“硬招”支持廣西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強化集成辦理 優化定制式服務
“以前我們幫糖廠收割甘蔗,需要專程去辦稅服務廳代開發票才能跟企業進行結算,這個過程既費時又費力。”談及之前代開發票的情形,百色市田東縣祥周鎮聯雄村蔗農凌忠壯說道。
為改變這一情況,百色市稅務部門在前期調研走訪的基礎上,積極推動落實“授權統一代開發票”服務,對符合條件的制糖企業,在涉稅風險有效管控的前提下,根據農戶的委托授權,通過“一表填報,一鍵提交,一秒審核,一次繳納,一批開具”等集成辦理“五個一”方式為蔗農辦理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業務,最大限度降低蔗農代開發票的時間成本。
近日,梧州市聯溢化工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鄧先生通過“辦不成事請找我”問題速達小程序向梧州市萬秀區稅務局反映,企業想申報高新技術型企業,但是對企業研發費用歸集處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方面的政策不是很了解。
接到反饋后,梧州市萬秀區稅務局快速啟動納稅人訴求響應機制,組建重點企業“一事一議”工作小組,抽調稅政、征管、風險、稅源部門人員針對該企業問題找到合適政策并找出類似企業案例,組織青稅先鋒服務隊進入企業,提供解讀政策、研究費用及研發加計扣除數據歸集等定制性納稅服務。
服務因地制宜 開通“雙語”特色窗口
為積極響應少數民族地區群眾需求,廣西稅務部門組織“雙語服務”團隊,選派精通民族語言、業務能力優秀的干部上崗,提供咨詢、導稅、“一窗通辦”的一體化辦稅服務。
廣西融水錦繡苗鄉刺繡有限公司財務梁慧玲女士到融水苗族自治縣稅務局辦稅服務廳辦理涉稅業務時,在“雙語”特色服務窗口,辦稅廳人員用苗語和她交流,她感到很高興。
融水苗族自治縣稅務局根據融水的特點,在辦稅服務廳一系列原有服務模式的基礎上,創新推出普通話+苗語/壯族等“漢語+”雙語服務特色服務專窗,幫助少數民族納稅人繳費人提供咨詢、導稅、“一窗通辦”的一體化辦稅服務,克服了不同民族納稅人繳費人因語言不通帶來的交流溝通障礙。
服務站開進園區 提升服務質效
廣西稅務部門在針對性解決民營企業辦稅繳費“急難愁盼”問題的同時,還聚焦民營企業發展軌跡,助力民營企業從生存型向成長型轉變、從成長型向發展型轉變。
為及時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涉稅問題,扶綏縣稅務局推出產業園稅費服務站、銀稅互動無紙化出口退稅提速等一系列惠企便民舉措,將稅費服務站開進產業園區,稅園雙方共同派駐服務專員,為項目運行提供網格化、定制化、全天候服務。
目前,扶綏縣稅務局已在3大園區建立了3個稅費服務站,累計對園區近400家企業進行行業細化分類,按照企業實際經營情況,精準推送稅費政策615次,解決企業實際問題32個、防范化解涉稅風險15個。
在南寧,隆安稅務局通過問需問計走訪,“一對一”輔導,提升服務質效。“今年水泥行業面臨很大考驗,稅務部門了解到公司招用了脫貧人口,就指導我們申報享受‘企業招用脫貧人口就業扣減增值稅政策’,幫助我們享受稅費減免13.76萬元,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隆安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辦稅人黃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