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前公布上半年工業“成績單”,“新”的力量引人矚目: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2%;新產業、新產品對上半年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超50%。
“追新逐質”過程中,廣西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送政策、優服務、解難題,助力工業企業在向“新”而行的快車道上跑出“加速度”。
柳工智慧工廠:13分鐘下線一輛挖掘機
走進柳工挖掘機智慧工廠,挖掘機智能化“備料小車”,裝載著各種生產物料,在地面上來回穿梭,正在給各條生產線輸送物料。在這里13分鐘下線一臺挖掘機,實現年產能2萬臺。智慧工廠的投產運營,制造周期縮短了35%,使得車間完成訂單任務更從容更有效率,也更能適應市場競爭。
在柳工裝載機智能工廠,無人化裝置高效運轉,僅需5分鐘便能完成一臺裝載機下線。在柳州北部生態新區,運輸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忙得熱火朝天,柳工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創新中心如火如荼加緊建設……
通過設備更新、工藝升級、產品提升等方式,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積極踐行新質生產力,進行智慧化轉型升級,煥發新活力。
“稅務部門‘一戶一策’給予我們全方位的服務和政策支持,為我們不斷創新,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提供了底氣。”廣西柳工相關負責人表示。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今年上半年,廣西深入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實施10項以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項目、30項制造業創新成果大規模工業化應用項目;新增自治區企業技術中心、自治區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各20家。
廣西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平臺提取納稅人所屬行業、申報數據等相關信息,精準識別享受涉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納稅主體,通過線上答疑解惑與線下上門輔導相結合,輔導企業準確歸集研發費用。“2023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1億元,稅惠紅利對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廣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黃日清表示。
愛森新材料:“綠色產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長
廣西平樂愛森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以工業剩余物和農業可利用物料的回收物為原料,開展深加工生產各類板材的“綠色產品”企業,2022年被認定為廣西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
據愛森公司負責人張堅強介紹,該企業屬于國家重點扶持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和國家鼓勵支持發展的產業,公司出產的綠色板材產品深受辦公家具、裝修工程制作商的青睞,今年以來訂單不斷增加。今年1月—7月,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224萬元,同比大幅增長,輻射帶動周邊林農增加收益2488萬元,解決周邊市縣70多人就業。
“我們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稅費優惠政策支持。”張堅強表示,稅務部門派出“稅管家”到企業開展全周期的服務輔導,詳細講解資源綜合利用適配政策和稅費辦理流程,激勵企業生產更多高品質的綠色板材產品。
桂林市稅務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利用數據賦能對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畫像”,建立納稅人需求臺賬,靶向推送稅費優惠政策,分級分類提供稅費政策咨詢。
張堅強說,在企業發展初期,稅務部門主動為企業提供對口指導,幫助企業規范涉稅賬目和業務處理,為企業爭取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奠定了堅實基礎。“有國家稅費政策鼎力支持,有稅務部門貼心幫助,我們將在‘綠色產品’創新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努力走好低碳綠色發展之路。”張堅強說。
雅保鋰業:開建廣西最大新能源項目
位于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的廣西雅保鋰業有限公司,正在建設年產2.5萬噸氫氧化鋰和3萬噸碳酸鋰轉換生產線項目,這是目前廣西最大新能源項目,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廣西新能源產業鏈條。
“項目推進過程中,稅務部門主動問計問需,送上稅費政策,切實為我們排憂解難,發揮了積極作用。”公司財務負責人包先生說。
為加速推進構建新能源跨境產業鏈,國家稅務總局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市稅務局扎實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通過宣傳輔導、政策落實、便捷辦稅“全鏈條”服務,全力解決項目落地中的困難和問題。
在柳州市,柳江區稅務局“紅石榴服務隊”成員走進柳州市雙飛汽車電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為企業“把脈問診”,送上“走出去”稅費政策,現場收集、回應企業在申報過程中的問題及訴求,切實幫助企業理解政策、用好政策、用活政策;柳南區稅務局針對主要稅源企業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稅小e”稅企服務聯絡站,選派業務骨干系統梳理汽車上中下游產業所涉及的稅費政策,編制汽車行業涉稅指南,為上汽通用五菱量身定制涉稅檔案,助力該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板塊加速發展。
廣西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聚焦高質量發展,優化創新納稅服務舉措,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打造一流稅收營商環境,為助力企業向“新”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