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视频福利网|**一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twitter加速器永久免费版|特级淫片欧美高清视频蜜桃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會計 > 河北會計 > 河北稅務 > 正文

河北: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成效顯著

2024-04-30 21:00     來源:中國會計網     

4月,春風和煦,柳綠花紅。走近地處河北省邢臺市東南的百泉湖,只見平靜的湖面上水鳥時飛時落,悠閑地蕩起一圈圈美麗的漣漪;湖的周邊,春游的人們時而漫步、時而駐足欣賞美麗的風光。百泉自2021年穩定復涌以來,周邊的生態越來越美,游客也越來越多。

“百泉復涌”作為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成果的標志性事件,是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成效的一個縮影。河北省沒有大江大河,水資源先天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為扭轉水資源緊缺、水生態受損的嚴峻現實,2016年7月1日,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實行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并成功創建了“水利核準、納稅申報、稅務征收、聯合監管、信息共享”的征收管理模式,保障了改革的順利實施。據統計,7年多來,河北省累計征收水資源稅133.2億元,有效抑制了地下水超采,促進了用水結構優化,增強了社會節水意識。

改革在責任擔當中推進

作為首個水資源“費改稅”試點省份,2016年6月8日,河北省成立了省長任組長、相關部門參加的領導小組,市、縣級也建立相應領導機構,加強對開征水資源稅工作的指導和協調。同時,他們結合當地情況印發了《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細化責任分工、優化具體措施,確保水資源稅改革政策逐項落實到位。在工作機制上,國家稅務總局河北省稅務局以省政府印發的《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為藍本,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河北省水資源稅征收管理辦法》,連同其他部門制定《河北省工業生活取用水量核定工作辦法》等多個配套文件,形成“1+15”政策體系,有力保障城鎮公共供水企業、居民正常生活用水、農業正常生產用水負擔“三不變”,高耗水行業取用水、超計劃取用水、超采區取用地下水稅負“三提高”,并對取用中水及因公共利益、應急救災等特殊取用水行為免稅,保障合理用水需求。

幾年來,水資源稅試點改革充分發揮綠色稅制杠桿作用,有效調節了社會用水行為。比如,按照鼓勵使用再生水、合理使用地表水、抑制使用地下水的原則,實行水資源稅差別稅額標準,對取用污水處理回用水、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源實行免稅等政策,以切實激勵企業環保用水。

據河北省稅務局資源和環境稅處處長劉彥辰介紹,該局始終立足稅收對社會經濟活動的調節作用,強化責任擔當,提升服務水平,打好稅收“引企業轉型、助環境恢復、促意識提升”的“碧水組合拳”,確保水資源稅改革取得實效。

意識在宣傳輔導中增強

在試點推進期間,河北省稅務部門開展了多渠道、多層次、多頻率的政策宣傳,有力強化輿論引導。他們特邀新華社、人民日報社等多家媒體對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多次開展專題宣傳活動,廣泛傳播試點改革綠色理念;先后6次為12省市介紹經驗,編著《水資源稅改革探索與實踐——以河北為例》一書,印發《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宣傳摘錄》,將試點做法和節水制度傾囊相授。人民日報內刊《思想理論動態參閱》專欄特別介紹了河北試點做法,為國家擴大試點營造了良好氛圍。

與此同時,河北省稅務部門還加強對水資源稅納稅人的宣傳輔導,引導企業踐行綠色節水理念。他們組織業務骨干到納稅人身邊一對一輔導水資源稅政策,幫企業算好采用地下水與采用公共供水的成本差異、投入節水設備與實現長期盈利綜合效益“兩筆賬”,推動企業不斷增強節水意識,實現自覺節約用水、主動轉換取水和資源重復利用的三重升級改造目標。

通過學習水資源稅政策,各類企業尤其是高耗水行業對水資源稅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紛紛加強內部用水管理,采取使用中水、保水開采、井下封堵、井下注漿、區域治理、新建中水回用處理廠等措施,有效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著力提高水資源重復利用率。例如,河北鋼鐵集團沙河中關鐵礦有限公司耗資7100余萬元于2017年引進納濾膜水凈化處理系統,自主開展技術攻關,成為國內首家掌握并應用回灌技術的冶金礦山企業,實現了采礦疏干水零排放。近3年來,該公司水資源稅同比減少70%。又如,全國知名品牌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隆堯分公司于2019年5月改用城鎮公共供水,年減少地下水取用量113.4萬立方米,節約用水成本409.1萬元。再如,為有效節約用水,中國首批綠色工廠德龍鋼鐵有限公司自2018年至2023年先后投入約2000萬元對供水主管道、污水站中水與濃水管道等進行架空改造,年節約用水8.6萬立方米;投資約1.2億元建設4座污水處理站,使噸鋼耗水量降到約1.9立方米,比之前下降46%,用水成本大幅降低,水資源稅負也隨之逐年遞減,用水大戶如今已轉變為節水標兵。

合力在部門協作中凝聚

水資源稅試點改革,離不開部門間的通力配合。為此,河北省稅務部門主動作為、積極溝通,協調財政、水利、發改、住建、國土資源、農業等部門聯合建立工作配合機制,為水資源稅改革高效推進提供制度保障。

在水資源稅征管方式上,稅務部門與水利部門構建“水利核準、納稅申報、稅務征收、聯合監管、信息共享”的征收管理模式,形成水資源稅管理的科學閉環,有效提升水資源稅綜合管理質效。水利部門與稅務部門聯合開發了“河北省水資源稅信息管理系統”,設置水利端、稅務端、企業端、短信催報催繳等4項功能,實現取用水量核定、用水量信息確認、申報水量與核定水量比對以及稅款催報催繳的全流程網上辦理。同時,兩部門密切合作,大力推動在線監控設備安裝使用和聯網工作,對重點企業實際取水量持續進行實時監測。目前,全省年取水量1萬立方米以上的非農取用水戶完成在線計量監控全覆蓋,1.8萬戶非農納稅人涉稅信息全部納入監控系統,實現了對水資源納稅人的精細化管理。

據河北省水利廳水資源管理處處長石錦麗介紹,水資源稅改革在促進節約用水、推進地下水超采治理、助力水資源精細化監管保護等方面作用顯著,河北省財政、稅務、水利部門間的精誠合作模式和順暢征管機制為國家水資源稅試點擴圍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改革經驗。

成效在一組組數據中呈現

改革后,執法剛性顯著增強,征收管理更加規范,取水核定更加精準,稅額標準更加合理,稅收調節作用也逐步顯現。在河北,高爾夫球場、洗車、洗浴等高耗水的特種行業地下水稅額標準比改革前增幅超15倍,其他行業地表水與地下水稅負差達4倍—14倍,有效促使企業為減少用水成本而主動調整用水結構。截至2023年底,全省特種行業地下水取用量已從2017年的39.8億立方米下降至29.1億立方米;全省水資源稅納稅人由2016年的17167戶增長至21147戶,直接取用地下水行為得到有效控制。

數據顯示,在河北省生產總值從2015年的2.7萬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4.2萬億元的情況下,全省總用水量由2015年的187億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182億立方米,地下水開采量由134億立方米下降到72億立方米,降幅達46.3%。2022年,全省污水處理再生水、淡化海水、雨水等非常規水源使用量11.7億立方米,是2016年的2.2倍,鋼鐵、化工、玻璃等重點行業水重復利用率超過98.5%,全省淺層、深層地下水位比2018年(有監測以來)分別平均回升2.1米、8.9米,地下水超采行為得到明顯抑制。同時,全省128座水廠水源全部實現地表水置換,地表水與地下水取用比例從2015的0.36∶1提高到2022年的1.33∶1,取水結構明顯優化,水資源利用更趨合理。

河北省稅務局黨委委員、總會計師李亞松強調:“水資源稅開征以來,全省地下水取用得到有效遏制,取水結構顯著優化,水資源緊缺初步緩解,生態環境持續恢復,改革試點的深遠成效已初步顯現。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刻踐行以綠色稅收助力綠色發展的職責職能,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河北貢獻稅務力量!”

微信公眾號

薩恩課堂

咨詢電話:400-888-3585

在線客服:點擊咨詢

©2001-2025 中國會計網(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支持:北京薩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實名網站認證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7473號 京ICP備1201396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