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過后,常德桃花源的數百畝桃花次第綻放,耒水河畔的萬畝油菜花織就田園畫卷;株洲炎陵的黃桃小鎮再現“桃鄉花海”……三月里的湖南,花卉旅游在稅惠政策的“澆灌”下,成為文旅市場中一顆“新星”。
“今天早上又接待了一個旅游團,村里的休閑旅游人氣正在回升。”看著游客穿梭在梅花林和油菜花叢之間,湖南省衡陽縣西渡鎮梅花村村委會主任楊臣平說。
近年來,在農旅融合的發展規劃下,湖南千島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依托花卉旅游,在梅花村建設了一系列旅游配套產業集群。今年前兩個月接待游客1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花卉旅游能夠復蘇發展,主要是稅費優惠政策的及時送達,給經營困難的個體戶帶來了信心和底氣。”楊臣平說,稅務部門主動甄別符合條件的納稅人繳費人,一對一開展稅費政策輔導,使大家在稅收的“真金白銀”支持下健康發展。2022年享受留抵退稅等稅費優惠30余萬元,將在今年用于開發青年游客類項目,村里的休閑旅游產業可再上一個臺階。
“稅務部門主動上門輔導,讓公司在2022年快速享受到500多萬元的留抵退稅‘大禮包’。有了退稅減稅的支持,景區提質升級的腳步加快,今年來桃花源賞花的人越來越多!”常德市桃花源旅游管理公司財務負責人秦艷說。
常德桃花源景區前期一度遇到發展難題,隨著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的落地,景區管理方常德市桃花源旅游管理公司逐步走出困境,正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之美,吸引著眾多游人觀賞。今年以來,桃花源景區共接待游客21.9萬人次,同比增長18.76%,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增長17.32%。
“今年的桃花開得特別好,周邊游客絡繹不絕。我們平均每天要接待300多名游客,開設20多桌餐席。”炎陵縣中村瑤族鄉伊伊農家樂負責人鄧石茂說。
炎陵黃桃產業是中村瑤族鄉的優勢品牌,其發展過程中稅惠政策也未缺席。“近三年,合作社符合條件的免稅銷售收入達1690萬元,累計享受各類稅收減免10余萬元。”炎陵優農尚品水果種植專業合作聯社負責人陳世丹表示,合作社將減免稅款用于桃樹更新種植,吸納150余戶村民參與其中,桃樹種植面積已擴大至2000余畝。
“在休閑度假產業的帶動下,櫻花園的發展讓全村吃上了‘旅游飯’,僅今年二月份就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營業收入達到76萬元。”常寧百萬櫻花園負責人李瑞介紹道,櫻花園內不僅有櫻花,還種植了油茶1500多畝,嫁接山茶花5000多株,實現了“果木種植+生態旅游”的有機結合。
“之前人們出行意愿降低,旅游發展不景氣。稅務部門幫忙聯絡果木銷售,并輔導我們申報免征增值稅收入768萬元,讓我們順利渡過難關。”李瑞談及近年的發展狀況時說道。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湖南各大花海景區的花卉資源逐步轉變為全域產業發展的優勢,并通過稅收優惠這根“紅線”,為鄉村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的發展活力,村民就業有了保障,居民收入得到提高,鄉村振興之花越開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