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創新政策引導及企業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創新并進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申報。深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公司在企業申報高新過程中,除了一些比較好理解的人員情況、成立年限等,對于非財務人員往往會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的財務指標一頭霧水。
比如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第三章認定條件與程序第十一條中,要求: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再比如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企業創新能力評價中,企業成長性評價包含凈資產成長性和銷售收入成長性的評價。那么我們作為非財務專業人員,深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公司如何去準確找到這些指標數據進行正確核算呢?
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時,涉及財務指標的內容主要包括:成長性情況說明,研發費專項審計報告,高新收入專項審計報告、企業年度會計報告、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下面我們結合財務報表進行一一了解:
一、成長性情況說明:包含“凈資產”與“銷售收入”兩項數據。
“凈資產”,我的理解就是真正擁有的資產。那么在“資產負債表”中就是“資產總計”減去“負債合計”,也就是“資產負債表”的“所有者權益合計”數據。
注意:上述指標數值應以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會計報表期末數為準。
“銷售收入”比較好理解,就是銷售產品或服務所得的收入。這個指標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A100000中的“營業務收入”一欄。
二、研發費專項審計報告:包含“銷售收入”和“研究開發費用”兩項財務指標。
“銷售收入”指標已了解,不再贅述;
“研究開發費用”就是在做研發活動時候所產生的費用。這個指標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A104000表“期間費用明細表”中第19項可以較直觀的看到“研究費用”的支出情況。
三、高新收入專項審計報告:包含“總收入”、“收入總額”和“不征稅收入”三項財務指標。
這里的“總收入”是指“收入總額”減去“不征稅收入”。
“收入總額”字面意思就是所有收入之和,它在財務報表中是指“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中A101010表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外收入”之和。
“不征稅收入”,這個指標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A107010表“免稅、減計收入及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中第一行,我們提取這個數據的時候直接看第一行金額即可。
四、企業會計年度報告:這個報告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前面我們提到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對于用到較多的“資產總計”、“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收入”等指標已在前面進行了解,在此不再多做描述。
五、“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即我們所說的每年5月31日之前企業要做的“匯算清繳”時填報的報表。
“匯算清繳”是指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后規定時期內,依照稅收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有關企業所得稅的規定,自行計算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根據月度或季度預繳的所得稅數額,確定該年度應補或者應退稅額,并填寫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提供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有關資料、結清全年企業所得稅稅款的行為。
深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和年度審計報告中的“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的“營業收入”等指標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