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快遞行業暗流涌動,站在“風暴”中心的是來自印尼的極兔。
公開資料顯示,J&T極兔速遞成立于2015年8月,是東南亞首家以互聯網配送為核心業務的科技型快遞公司,業務涉及快遞、快運、倉儲及供應鏈等多元化領域,業務類型涵蓋同城、跨省及國際件。極兔運營兩年后,成為日收件量達30萬的龍頭企業,在整個印尼快遞公司中排行第二;同時殺入馬來西亞、越南等國,一舉成為東南亞“快遞之王”。
極兔進入中國市場尚不到一年,已經變成快遞公司們的“公敵”,被圍剿封殺,理由是極兔沒有自建網點,長期對其他快遞公司“蹭網”搭便車,并提供更高的返點,導致許多原有網點運營秩序和服務標準下降。
極兔通過跟拼多多的合作打開了中國市場,據悉,其90%的業務都是拼多多帶來的。拼多多財報顯示,其19年的訂單達到197個億,平均每天就有5400萬個,同比上升77%。而來自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部的預計,2020年拼多多將占領31%的市場份額。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極兔很有可能成為今后拼多多的官方推薦快遞,并拿到拼多多的補貼政策。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快遞行業巨頭聚集的形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了,形成申通、圓通、韻達、中通、順豐、京東占九成市場份額,其他小企業分食剩余一成的固化格局,極兔的“闖入”顯然正破壞了這一穩定。
今年上半年,中通和圓通的增長速度保持在5%以內,韻達和申通為負增長,而極兔快遞則在短短半年覆蓋國內超 90% 的區域,在618突破日均訂單500萬之后,7-9月穩定在1000萬以上,對比成立于2003年的百世快遞,其日單量達到1000萬件的時間是2017年。這意味著,極兔用7個月時間追上了百世布局15年所得的成績。
合作伙伴方面,極兔目前已接入拼多多、當當網、有贊、蘇寧易購、海拍客、云集微店、蘑菇街、抖音、快手、微店、in有盡有等國內11家電商平臺,涉及傳統電商、直播電商、微商等多個類型,以及易查單、快遞網、豬豬快遞云等多家查單下單平臺。
店寶寶電商研究院負責人張斌認為,極兔快速擴張的武器是價格和差異化策略。價格上,省內快遞首重最低只要2元,省外快遞比通達系便宜20%,燒錢換取高增長的方式和拼多多有幾分相似。運營策略上,極兔的截單時間在下午6點之前,避開物流高峰,提高運輸效率,“草創期公司上下都在緊迫感中拼命工作。”
對于極兔的“強取豪奪”,國內本土快遞企業態度鮮明。今年7月,圓通總部下達了禁止全國網點以任何形式代理極兔業務,終端不得為極兔提供代收代派服務的通知;兩個月后,申通快遞下達了類似通知,內容更為強硬,規定不執行通知的加盟商及網點將被罰款5000-20000元,情況嚴重的作清退處理。近日,韻達也下達通知,禁止網點攬收、派送極兔快件,代理極兔業務的,處以2000-5000元的處罰,發現極兔快件,按1000元/票處罰。措辭之嚴,處罰力度之大,極為罕見。
盡管被針對,業內仍有不少人看好極兔的發展:極兔可以趁機補齊短板,同時利用雙十一創下新的訂單高峰,“如果極兔挺過來了,很可能就是下一個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