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上午09:48,普洱市思茅區的市民張女士在五一農貿市場蔬菜攤位購買了6.8元的蔬菜,通過掃描攤位上的“開票碼”,填寫完整開票信息和支付金額后,成功開出一張區塊鏈發票,并保存在了手機上。
“老板娘,要是這個菜不像你說的那樣好吃,我可以拿著這張區塊鏈發票來找你哦。”張女士晃晃手中的手機,向攤主開玩笑道。
張女士口中所說的區塊鏈發票,是由國家稅務總局普洱市稅務局指導,高燈云作為項目的技術實施方共同打造的“基于交易鑒證下的普洱市農貿市場區塊鏈發票”,首先在思茅區五一農貿市場試點,未來將進一步在全市所有縣區、鄉鎮的農貿市場進行推廣使用。2月1日當日,時蔬、生鮮、水果攤位也都分別成功開具出了區塊鏈發票。
“區塊鏈”——高新技術,“農貿市場”——市井生活,兩者看似相去甚遠,卻由一張小小的發票緊密聯系在一起。
“農貿市場上銷售的大都是免稅農產品,面對的大都是普通的老百姓。這些小攤小販幾乎用不到發票,也很少有要到稅務機關登記領取發票的意識,所以,當消費者確需發票時,農貿市場的攤主幾乎是無法提供的。” 國家稅務總局普洱市稅務局征收管理科科長丁勇介紹目前農貿市場發票使用現狀時說道。
然而,涉及到大宗消費的企業機關行政事業單位的職工食堂采買都需要發票作賬面處理,所以,這些單位往往會選擇能夠提供發票的超市或農村專業合作社來合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貿市場農產品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為此,國家稅務總局普洱市稅務局與高燈云加強合作,針對農貿市場高并發、高頻次、碎片化的開票需求,將高燈云“票稅鏈”進行定制化的開發,以填補農貿市場小商小販和購貨方之間缺失的發票一環。
據普洱市稅務局工作人員介紹,稅務機關將攤主的基礎信息上鏈審核完成后,通知攤主注冊并開通支付渠道,消費者在掃描付款的同時提交開票申請,攤主在手機上確認開票信息并通過申請,消費者就會收到一張區塊鏈發票,真正做到邊買菜、邊開票。
對于農貿市場的攤主來說,搭上了“區塊鏈”的快車,能夠向購買方提供發票,也就意味著,農產品打開了銷路,擴大了市場,未來也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遭遇質量問題,也可以通過區塊鏈發票的追溯功能,迅速地鎖定銷售市場、攤位和具體產品,為后續維權提供有力的證據。
此外,高燈云“票稅鏈”還面向商戶和監管層提供攤販管理、實名開票、市場數據分析監管等功能,有效鑒證交易真實性,全方位實現交易數據的有效聯通,助力營商環境優化,促進綠色商品的貿易流通,真正讓農村經濟“活”起來,為實現脫貧攻堅貢獻稅務力量。
據悉,下一步,普洱市稅務局將把區塊鏈電子發票納入發票搖獎活動范圍,進一步激發廣大市民索要發票的熱情,推動稅收協同共治。
“區塊鏈電子發票在農貿市場的成功落地,是一次稅企雙方通力合作、資源互補的有益探索,是為打造具有“普洱特色”的納稅服務現代化方案邁出的堅實一步。” 國家稅務總局普洱市稅務局征收管理科科長丁勇表示。
作為此次農貿市場區塊鏈電子發票的重要技術實施方,高燈科技旗下的財稅數字化服務平臺——高燈云全程參與了此次項目的設計、開發和落地。高燈云相關負責人表示,交易本身是買和賣的關系,以區塊鏈電子發票為核心的交易鑒證平臺的建設,將進一步實現稅收管理的現代化和信息化,為監督經濟良好運轉起著重要作用。
此次“基于交易鑒證下的普洱市農貿市場區塊鏈發票”的正式開出,是高燈云交易鑒證技術實踐落地的一次重要里程碑。未來,高燈云將積極響應數字經濟交易鑒證場景建設需求,以區塊鏈電子發票為切入點提升交易業態的運轉效率,為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