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超過4000萬的小微企業,而他們中間很多企業,都在越來越規范的商業制度下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困局,由于企業資金和規模受限,這部分市場也被很多大型服務公司稱為“雞肋”。
暢捷通卻從這些“小生意”成就了大事業。作為用友旗下第一家港股上市公司,暢捷通多年來專注服務于小微企業,并率先開啟共生共贏的生態合作新模式,以多維度的數智賦能推動小微企業數智化成長,并為小微企業服務產業貢獻更加巨大的新價值,并在今年成功入選北京專精特新企業。截至目前暢捷通已經為超過200萬小微企業提供了財務及管理服務,并在小微企業云財稅服務市場占有率持續保持第一。
“云時代到來給小微企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機遇,圍繞著小微企業云服務有千億級市場規模,隨之而來的生態建設和商業模式創新也將提速。”暢捷通總裁楊雨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云服務市場空間廣闊
暢捷通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的云服務業務實現了三位數的增長,且全年云收入預計依然會保持高速發展趨勢。面對記者的采訪,楊雨春表示,這一成績單背后,是暢捷通專注深耕小微企業這一獨特賽道并進行云服務轉型的結果。
他告訴記者,中國目前有4000多萬個小微企業和9600萬個體工商戶,并且平均每年以千萬級的增加,隨著中國經濟結構中國鼓勵創新創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不斷落地,小微企業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與此同時,隨著數字經濟時代來臨,打破舊的經營理念,從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細化管理、從低數字化走向數字化與智能化,已經成為擺在每個小微企業面前的重要命題。他對記者坦言,相對于大中企業,小微企業往往受到體量和資源局限,導致財稅管理相對落后、信用數據缺失,從而使得經營成本、利潤率、融資能力等都處于劣勢,生存環境不斷惡化。
“云計算技術的廣泛應用降低了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門檻,既便宜又好用的云解決方案實際上提供了小微企業和中大型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機會。”楊雨春說。在他看來,隨著云網端技術進一步融合,基于云構建的商業基礎設施服務不斷完善,對于小微企業來講將會極大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自身經營成本的結構性優化。
他向記者介紹,基于阿里云等底層的云架構,暢捷通的主力產品已經全面實現了云原生,并根據企業規模和價格敏感度形成三層金字塔結構云服務體系。金字塔頂層是處于頭部的小型企業,大約有300-400萬家,通過2-3萬的客單價,公司提供的類似瑞士軍刀型云ERP的標準化功能,可以一體化地解決他們在管人、管錢、管物流、管營銷等方面絕大部分的問題;處于第二層的小微企業數量大約有600-700萬家,公司主要為他們提供財稅類SaaS工具,平均客單價2000元左右,和以前的軟件包不同,這類工具是實時在線、全面連接的一體化終端,能夠實現小微企業票財稅銀檔等全面的打通,極大的節約人員成本;處于第三層大約數千萬規模的小微企業群體,目前往往會采取會計代賬的方式進行財稅管理,因此,公司主要通過為全國2萬多家代賬公司提供暢捷通易代賬服務,進一步對這些小微企業賦能。
構建云服務生態圈
以生態開放之姿,創共榮共生之局。楊雨春表示,阿里、華為這樣的云服務基礎平臺提供商,將會形成一個大生態,而在這個大生態里,針對不同領域和場景,又會形成一個一個的小生態,從而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真正實現數字化革新。
在近期召開的云棲大會上,暢捷通邀請商米科技中國區總經理孟小杰、大象慧云首席技術官陳皓作為新零售生態的重要合作伙伴,發布了T+Cloud新零售云產品,這些軟硬件合作伙伴,正是暢捷通圍繞著小微企業云服務構建的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此同時暢捷通也將積極幫助2000余家渠道伙伴加速向云轉型。“暢捷通加快拓展生態合作伙伴,主動開啟集成與被集成的生態合作新模式,通過生態的內外協力作用,賦能內部服務創新和產品創新,鞏固核心競爭力。”楊雨春說。
他表示,下一步暢捷通要做的依舊是推進智能商業在更多小微企業落地,一方面利用互聯網,一方面賦能伙伴,鏈接更多小微企業,同領域中的生態伙伴充分合作,真正解決小微企業的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成熟的市場環境下,小微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市場也已經涌入諸多玩家,其中既有專注垂直領域、發展多年的技術公司,也有不斷布局的科技巨頭,更不乏新型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對此,楊雨春預計,在暢捷通一直深耕的小微企業云服務領域,在五年內行業將會形成3—5家巨頭企業,圍繞著細分領域也會形成多個生態圈。
暢捷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暢捷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碼:01588.HK)是用友旗下成員企業。作為中國領先的小微企業財會及管理服務提供商,公司秉承“用創想與技術推動小微企業發展/進步”的使命,以員工快樂工作,成就事業,分享成功的平臺為愿景,致力于為小微企業提供社交化、個性化、服務化、小量化的生意管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