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僅7%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效果尚佳,而部分企業為了轉型而轉型,無法有效測算數字化轉型帶來的企業收益,當負責人被問及數字化轉型成效時,也往往不知從何說起。
為此,合思·易快報重磅推出「費控收益測算」分析模型,從企業真實業務單據出發,按照一套切實、可量化的標準和方法,將企業應用數字化費控的價值可視化。
01
財務數字化成效如何評估?只是“感覺好”可不行
近年來,越來越多大中型企業開始重視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根據“十四·五”兩化融合發展規劃,到2025年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要達到80%。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及綠色發展戰略,同時積極應對內外部環境壓力挑戰,企業降本增效需求明顯增強,在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方面投入保持兩位數遞增。
作為賽道頭部企業、國內領先的全鏈路L4級無需報銷解決方案提供者,合思·易快報致力于企業SaaS領域云產品及服務的創新,運用前沿的互聯網應用技術和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為企業提供差旅訂購、電子報銷、預算費控、發票管理等一站式服務,幫企業實現顯著的降本增效,為企業提供有力的業務決策支持。
巨本省
合思·易快報平臺產品部
資深專家
合思·易快報平臺產品部資深專家巨本省表示:“按照企業戰略與成本費用目標,我們將費用發生的事前、事中、事后事項的各個環節進行系列自動化、智能化處理與管控,實現多信息系統連接與數據互通,打通預算、申請、消費、報銷、對賬、記賬、歸檔、報表等全鏈路自動化。盡管數字費控系統優勢明顯,但企業欲通過建設這一系統,指導自身在成本費用控制、ESG層面的策略和路徑,仍存在較大阻力。”
問題一:體驗感上升,收益難量化
通過預置處理規則,廣泛連接企業間系統,費控SaaS實現報銷流程自動化運轉,員工體驗感增強大幅提升。但由系統代替人力、物料、工時等綜合成本,由于缺乏客觀、可量化的標準和方法,收益、價值很難被呈現,更難匯報。
問題二:標準不統一,時效性難保障
在總結財務數字化成效時,管理層和財務部門往往需要另辟路徑,不同維度取數測算。但取數維度、標準更偏主觀且不統一,測算收益結果難以信服;人工測算需要多維度調取數據,再通過Excel編輯公式逐一計算,結果數據再按匯報要求制作成分析圖表。整個過程復雜且花費大量時間成本,這些數據往往滯后,難以為業務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02
「費控收益測算」分析模型,讓數字化價值可視
鑒于此,合思·易快報重磅推出「費控收益測算」分析模型,基于數字化技術,將費用發生的事前(預算、申請)、事中(消費、支付、開票)、事后(對賬、記賬、歸檔等)各個環節的業務單據、單據介質、用戶行為等,梳理并抽象成作業減少、紙張節約、成本控制、減碳量等層面的模型、算法和規則,進而將企業費控數字化建設的收益量化、呈現。
「費控收益測算」的基本原理是,對企業費用、成本的各種業務單據,按其屬性(電子、紙質)、用戶行為(支付方式、是否打印等)進行標識、建模,并按單據計算、量化出給企業帶來的直接收益。這些收益數據匯總至合思·易快報的儀表板-費控收益測算報表。
費控收益測算報表
●多維度總覽數字化收益,自定義查詢收益貢獻
總收益可按發票、申請單、借款單、報銷單、對賬單、付款單、支付、銀行回單、財務憑證、歸檔檔案等不同類型進行篩選、查看;不同類型收益涵蓋節約成本(元)、節約時間(分鐘)、減碳量(克)、電子張數與實物張數等,各類型收益自動生成可視化柱狀圖,占比情況一目了然;此外,費控收益測算報表還可以按日期、部門、員工姓名、項目名稱、法人實體、供應商等多維度、自定義查詢,展示其各類收益貢獻。
●按時間段拆分各類收益,按部門收益貢獻排名
進一步拆分費控收益測算報表,可自定義時間段查看不同類型的電實張數對比折線圖、各月時間節約(分鐘)柱狀占比圖、各月成本節約(元)柱狀占比圖以及各月減碳量(克)柱狀占比圖;同時,也可按部門呈現收益TOP榜單,鼓勵企業員工加入到無紙化管理。
以北京某汽車配件貿易企業為例,合思·易快報費控系統上線半年時間,經「費控收益測算」分析:
電子化單據免打印:節省5.2萬分鐘
紙張損耗:節省8.2萬張
如果將5.2萬分鐘折算工時并按照一名月薪9000元的財務人員薪資進一步核算,僅節省人工成本一項就高達3.5萬元;紙張成本方面,以一包20元的500張A4紙為例,半年時間節約3200元;再加上設備及損耗等,綜合節約成本在5.3萬元以上。
綜上所述,合思·易快報「費控收益測算」分析模型,將費控SaaS系統各業務場景中直接收益驅動因素進行了量化呈現,綜合平均收益標準換算成可價值衡量的成本、時間、減碳量等指標,為企業衡量費控數字化建設價值提供了一套切實可量化的標準和方法,讓整個費控數字化建設的收益測算變得更加便捷。企業負責人可實時掌握費控數字化帶來的量化收益,同時輸出專業且及時的數據報表,為企業IT投資、ESG等提供強有力的決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