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视频福利网|**一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twitter加速器永久免费版|特级淫片欧美高清视频蜜桃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會計 > 江西會計 > 江西財稅法規 > 正文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八部門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2024-09-20 17:21     來源:中國會計網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八部門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各市、縣(區)委社會工作部、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教育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衛生健康委、國資委、團委,贛江新區黨群工作部、社會發展局、財政金融局: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關系民生福祉、社會穩定和高質量發展。為貫徹落實《人社部 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24〕44號),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綜合施策,多措并舉,著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結合我省實際,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大對企業擴崗政策支持。合并實施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和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對2024年1月1日以來新招用畢業年度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16至24歲登記失業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為其足額繳納3個月以上(含3個月)的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的企業,按每招用1人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支出,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對招用畢業年度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給予最長不超過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不包括個人應繳納的部分。

  二、支持國有企業擴大招聘規模。激勵國有企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對按照工資效益聯動機制確定的工資總額難以滿足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需求的國有企業,經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或其他企業主管部門同意,統籌考慮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人數、自然減員情況和現有職工工資水平等因素,給予一次性增人增資,核增部分據實計入工資總額并作為下一年度工資總額預算基數,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全省國有企業要進一步挖掘崗位潛力,把當前所需與超前儲備人才結合起來,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省國資委出資監管的省屬國有企業計劃招聘高校畢業生每年不少于4000人。各級國資監管機構要匯總編制企業人才需求目錄,組織企業完善公開招聘機制,及時發布招聘信息。

  三、實施先進制造業青年就業行動。聚焦省內先進制造業,依托5+2就業之家線下網點,對先進制造業企業進行分類、分區對接,建立先進制造業企業用工服務對接機制,定期入企了解企業用工變化、招聘引才需求和困難問題。推進全省高校和工業園區“1+1+N”結對共促畢業生就業工作,摸排歸集園區、企業適合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的就業崗位,加強數據比對,促進高效匹配,一站式辦理支持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助力人才發展系列政策。在5+2就業之家線上平臺開設高校畢業生專區,實現先進制造業企業和省內高校在人才培養、實習實踐等校企合作方面供需對接。強化校企合作,組織省內各高校教授團隊、博士團隊、科研團隊深入我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和生產一線,促進高校與企業項目對接。開展先進制造業職業體驗活動,組織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進園區、進企業參觀學習,了解企業文化、生產技術以及工作環境,感受工作氛圍,增強職業認知。鼓勵相關制造業產業聚集區根據特色產業發展需要,申請設立特色產業職稱專業,研究制定特色產業職稱申報條件,組織開展專項評審,通過“一產一策”“一鏈一策”,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支持“1269”行動計劃鏈主企業等重點企事業單位申請開展高級職稱自主評審,鼓勵企業建立職稱晉升激勵機制,將職稱評審結果與職務晉升、績效、薪酬待遇等掛鉤。

  四、鼓勵引導基層一線就業。實施“三支一扶”計劃,2024年全省“三支一扶”計劃招募不少于1000人,統籌推動其他基層服務項目實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適當擴大招募規模。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適應基層治理模式創新需要,挖掘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工作、司法輔助、科研助理等基層就業機會。開展江西省大學生志愿服務鄉村振興計劃,面向全省普通高等學校應屆本科和研究生畢業生,招募選派大學生志愿者到縣級及以下基層一線開展鄉村振興志愿服務,確保在崗服務志愿者不少于1000名。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落實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申請鄉村醫生執業注冊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按規定享受各類就業創業補貼。對到省內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應屆畢業生,其學費或國家助學貸款,由財政按規定實施代償。對到縣以下基層單位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按規定給予考研加分、高定工資等支持,對招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可按規定提前轉正定級。事業單位經批準可按規定采取校園招聘方式送考上門,招聘教育、醫療等領域急需緊缺專業優秀應屆畢業生。

  五、鼓勵創業吸納就業。持續優化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加強企業名稱和經營范圍登記規范化工作。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創業需求,支持其創辦投資少、風險小的創業項目,從事創意經濟、個性化定制化文化業態等特色經營。促進服務業行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創業擴崗,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在校生及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和返鄉入鄉創業農民工,在此三類行業企業新創業且信用良好的,創業擔保貸款在20萬元以內免除反擔保要求;對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5000元,吸納1人以上新增就業人員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每增加1人給予1000元補貼,最高不超過25000元;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再給予每人1500元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同一用人單位只能申請一次。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

  六、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工、脫貧人口、退捕漁民、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使用創業擔保貸款創業就業,對穩定創業經營、及時還本付息的六類重點群體,在創業擔保貸款扶持政策到期后,按照貸款金額給予一定穩定創業補貼;全面落實30萬元以內的創業擔保貸款兩級審批制度,縮短受理審批時限;推廣實施創業擔保貸款市場信用擔保模式改革試點,引入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健全風險分擔機制,為新余市、贛州市等試點地區30萬元以內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申請人提供提額增信服務,進一步降低創業貸款擔保門檻。

  七、強化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育和扶持。加強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符合要求的享受創業培訓補貼。對有創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優先推薦入駐政府投資開發的創業載體,按規定給予場地免費、創業擔保貸款、創業補貼、政策指導等支持。對新入駐實體在創業孵化基地發生的房租費、物管費、衛生費等進行補貼,補貼標準按不超過其每月實際費用的60%給予補貼,每個入駐實體每季最高補貼不超過1萬元,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鼓勵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參加“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對于獲獎項目納入創業項目庫管理,安排創業指導專家進行專門輔導,按規定在培訓、場地、融資等方面給予扶持。做好“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活動,在5+2就業之家微信小程序上公開創業孵化基地地圖和創業培訓定點機構地圖等信息,鼓勵并引導高校畢業生創業,并按照政策規定及時享受創業政策和創業服務。

  八、支持靈活就業。落實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政策,對離校兩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后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穩妥做好試點地區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補充工傷保險工作,保障青年靈活就業合法權益。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休息和勞動報酬權益保障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規則公示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服務指南》,落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政策。

  九、大規模組織招聘對接服務。建設用好高校(技校)就業之家,持續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向校園延伸,把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本地引才政策、招聘崗位信息、職業指導、創業培訓、困難幫扶等服務送到畢業生身邊。人社局長要結對幫扶就業壓力大的高校,定向送資源、送崗位、送服務。市、縣級和開發區就業之家要與駐地高校就業之家強化對接合作,結合“10+N”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作為服務重點,在畢業生求職高峰期加密聯合開展公共就業招聘活動頻次,高校畢業生集中的地市每周至少舉辦一次專業性招聘、每月至少舉辦一次綜合性招聘。充分利用5+2就業之家平臺和江西省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強化數字賦能,推進線上線下一體服務,統一匯集發布政策性崗位,共享發布校招崗位,實時發布社招崗位、兼職崗位、見習崗位信息,探索組織對接、面試洽談等“一站式”在線服務,便利青年求職應聘。支持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校園開展招聘服務,對人社部門和高校聯合舉辦的大型(參會用人單位不少于400家)、中型(參會用人單位不少于200家)、小型(參會用人單位不少于100家)線下招聘活動分別按15萬元、10萬元、6萬元給予補助。

  十、強化青年職業指導。加快職業指導、職業規劃融入院校教學體系,強化院校、就業服務機構及社會志愿者服務隊伍建設。要加強高校畢業生等青年職業指導和求職能力訓練,組織青年求職能力實訓營,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展模擬面試、簡歷診斷、職業規劃等互動教學,組織企業參觀、行業調研、崗位鍛煉等體驗活動。加強青年求職實訓師資隊伍建設,針對離校未就業大學生等青年群體開展求職能力實訓。

  十一、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引導青年和畢業年度學生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強化有針對性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崗位技能訓練,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補貼。立足青年特點,面向新職業、新技能和新就業形態,重點開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培訓,媒體運營、網絡營銷、電子競技、健康照護等新職業培訓,以及網絡平臺就業創業等新業態培訓。廣泛組織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動員青年參加賽前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技能水平。

  十二、擴大就業見習規模。支持企業、政府投資項目、事業單位開展就業見習,更多開發科研類、技術類、管理類、社會服務類見習崗位。每年全省募集適于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就業見習崗位3.6萬個以上。對吸納就業見習的單位給予當地最低工資標準80%的就業見習補貼,用于支付見習人員見習期間基本生活費、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或試點地區的補充工傷保險,以及對見習人員的指導管理費用。對當年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見習單位,補貼標準提高到最低工資標準的100%。在見習期內,見習單位在2025年12月31日前與見習人員簽訂1年及以上勞動合同且見習期滿1個月但未滿約定期限的,給予見習單位剩余期限見習補貼。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

  十三、實施就業困難青年專項幫扶行動。強化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幫扶,建立實名臺賬,普遍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及1次培訓或見習機會。強化高校困難畢業生結對幫扶,加強與農業農村、殘聯部門信息共享,及時將脫貧家庭畢業生、殘疾畢業生、“雨露計劃”畢業生、長期失業青年、求職補貼發放對象納入幫扶臺賬,制定專項計劃,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針對性提供高質量崗位信息。對符合條件的畢業學年困難高校畢業生給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求職補貼,各地要嚴格按照政策對象范圍、規范審核申報材料、把握工作時間節點,提高線上直發質效。

  十四、高效辦成高校畢業生就業一件事。統籌整合就業與人才相關服務事項,精簡材料清單,優化辦理流程,縮減辦理時限,推進就業登記、檔案接收轉遞、戶口遷移、社會保障卡和《就業創業證》申領等政策服務“一件事打包辦”,推出員工錄用、靈活就業、個人創業、就業援助等一批“高效辦成一件事”。有條件的地區可給予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人才公寓等支持,為青年就業提供便利。依托5+2就業之家,設立青年就業服務窗口,及時更新發布本地區就業創業政策清單,廣泛推動穩就業政策進企業、進園區、進校園、進社區(村),為高校畢業生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精準高效的政策推送和政策兌現。

  十五、加強就業權益維護。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開展規范勞動用工暨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依法查處虛假招聘、違規收費、“黑中介”等違法違規行為,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加大就業權益知識普及,在招聘會現場、服務大廳和相關網站發布防范求職陷阱的專門提示、典型案例、維權警示和投訴渠道,持續開展“勞動法治進高校 權益維護有保障”專項行動,增強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風險防范意識和權益保護意識。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和各類校園招聘活動參與企業資質及崗位審核,避免不合理招聘信息。

  各地要提高思想認識,把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作為重大政治責任,作為為民辦實事重要內容,細化實施方案,明確職責分工、時間進度和工作要求。要細化完善政策,結合實際優化調整本地促進青年就業政策措施,能出早出、能出盡出,推動惠企利民。要加強協同配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工作統籌協調,建立工作調度機制,強化人員保障,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教育部門要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配合相關部門落實落細各項促就業政策;財政部門要做好就業補助資金保障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政策落實。要強化宣傳引導,加強對本地促進青年就業創業政策、經驗做法和典型的宣傳,引導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從實際出發選擇就業方向。

中共江西省委社會工作部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江西省教育廳 江西省財政廳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 江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江西省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 共青團江西省委員會

2024年8月15日

微信公眾號

薩恩課堂

咨詢電話:400-888-3585

在線客服:點擊咨詢

©2001-2025 中國會計網(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支持:北京薩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實名網站認證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7473號 京ICP備1201396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