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名為“春風行動”的就業服務活動正在全省各地開展。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江西已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3000余場,釋放就業崗位超過120萬個,幫助近18萬求職者成功敲開職場大門。江西省稅務部門精準推送稅費支持政策,幫助企業正確適用政策,讓萬千奮斗者真切感受到國家政策的“溫度”。
支持創客創業“輕裝上陣”
“持《就業創業證》創業,每戶一年最高能扣減24000元稅款。”景德鎮陶瓷大學校園招聘會上,正籌備創立工作室的陶瓷藝術設計專業2025屆畢業生張坤,近日收到稅務部門送來的創業政策提示后說,“原本對以后可能遇到的稅費政策問題有些擔憂,現在有了稅務部門的貼心指導和優惠政策支持,我開陶瓷設計工作室的信心更足了。”
近期,景德鎮市稅務部門組建稅務青年講師團,走進景德鎮陶瓷大學、景德鎮學院等高校,通過情景問答、案例分析等形式,幫助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畢業生算好“創業賬”——從納稅義務到發票使用,從辦稅流程到申報期限,干貨滿滿的講解贏得創業學子的歡迎。
在景德鎮市近期舉辦的大學畢業生招聘會現場,當地稅務部門設置“稅診專席”,為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定制化服務。“稅務部門的政策輔導,不僅幫助創業學子規避財稅風險,還教會他們用專業思維規劃創業路徑。”景德鎮學院就業指導老師徐欣鵬說。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累計孵化企業300余家,吸引了13個國家高層次人才項目在此“筑巢”,培育出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23家高新技術企業。“初創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是帶動就業的重要載體。但初創企業就像蹣跚學步的孩子,常遇到‘成長的煩惱’。”贛州市小微企業創業孵化基地負責人黃紹斌介紹,孵化基地與稅務部門共建稅企直通車,通過舉辦“開業第一課”培訓等活動,幫助創業者及時了解稅費支持政策,掌握電子稅務局操作、手機開票等要求,“一站式”學會從稅務登記到納稅申報全流程“通關攻略”。
“職”引重點群體就業未來
“去年我們招錄了52名脫貧戶員工,按照政策我們享受了30多萬元的稅費減免。”博碩科技(江西)有限公司行政負責人詹敏指著車間里忙碌的景象說,在稅費政策的持續激勵下,企業今年準備再招聘20名脫貧人員。
在革命老區吉安縣,當地稅務部門與人社局、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建立“就業重點群體信息共享數據庫”機制,通過大數據精準鎖定符合稅費支持政策條件的企業,及時把政策禮包送上門、講清楚。今年以來,全縣已有9家企業通過該機制享受了脫貧人員就業稅費支持政策,帶動脫貧戶就業人數同比增長114.43%。
在“蘇區搖籃”寧都縣,當地稅務部門啟動“春風護翼”專項行動,通過大數據篩選匹配政策適用企業,定制安置殘疾人就業稅費優惠“禮包”,走進企業舉辦“車間課堂”,向企業講解殘保金減免、增值稅即征即退等政策,輔導財務人員準確申報。截至目前,全縣已有29家企業安置138名殘疾人就業,累計享受稅費優惠近300萬元。
“我們企業積極招用殘疾人,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實現自身價值。稅務部門則為我們量身定制服務內容,將稅費紅利送上門。國家政策和稅務服務堅定了我們扶殘助殘的信心。”贛州亞美達塑編包裝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楊萍華說。
推動返鄉“流量”變“留量”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農村正成為年輕人創新創業的熱土,也成為就業的新陣地。為了推動外出務工人員留在家鄉創業就業,江西稅務部門積極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支持企業穩崗擴崗,推動返鄉“流量”變“留量”。
周建生曾在杭州經營糕點業務,2022年他響應號召,回到家鄉撫州市資溪縣開辦了一家食品公司,并創建了“周建生”品牌,帶動當地超100人就業。周建生介紹,回鄉創業以來,稅務部門的服務一直很給力,不僅及時向他們推送稅費政策,還多次組織財務人員參加業務培訓,幫助企業正確處理稅務業務,避免稅務風險。
“我們的收入有的免稅,有的不免稅,賬務處理上需要分開核算,比較復雜。稅務干部針對這些疑難問題,開展集中培訓,避免了稅務風險,助力我們做大做強。”周建生介紹,他的公司今年準備擴大生產規模,要再招一些工人,為解決就業多貢獻一份力量。
君圣材料是一家專注于新能源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的企業。近幾年,隨著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企業用工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今年以來已在當地新招錄返鄉人員20多名。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表示:“國家從政策上支持企業更多招用返鄉人員,作為企業我們有責任積極響應,既能減輕稅費負擔,又能為緩解當地就業壓力出把力,很有自豪感。”
國家稅務總局江西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西稅務部門將繼續精準規范抓好政策落實,多環節優化稅費服務,用稅收大數據織密就業保障網,促進更多的返鄉務工人員實現“家門口”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