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這片廣袤而獨特的土地上,山川壯麗、湖泊眾多、草原廣袤。特色產業如璀璨星辰般閃耀著地域的光芒,承載著經濟發展的希望。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不斷落實落細稅收政策,以精細服務為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注入動力。
聚焦高原農業,稅惠增添動力
2024年8月31日,中國富硒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授予海東市平安區“富硒產業發展優勢區”的榮譽稱號,成為全國獲此榮譽稱號的13個縣(市、區)之一。立足富硒資源優勢,平安區把富硒產業確定為全區農業產業發展“第一抓手”,探索形成“基地生產加工、產品研發檢測、市場拓展銷售、品牌宣傳培育、文旅融合支撐”一體化發展新方向。
為充分發揮本地區產業優勢,不斷釋放富硒產業潛力,平安區稅務局整合資源,打造“稅心向黨 奮勇爭先”黨建品牌和“安”稅驛站納稅服務品牌,建立健全重點幫扶企業“一戶式”臺賬。以“遠程幫辦、問辦結合”模式為當地納稅人繳費人提供更加精細化、個性化的稅費服務。組織業務骨干定期走訪當地富硒企業,提供“一企一策”精準輔導,為企業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以及品牌建設提供支持,讓稅惠紅利轉化為企業不斷發展的原動力。
青海金陽富硒農畜產品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曹女士說:“國家的好政策幫企業減輕了很多負擔,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經常來給我們答疑解惑,2024年至今,我們公司免稅銷售額達到了119萬余元,增幅達到13%。”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立足高原特色生態農牧業大縣的發展定位,緊緊圍繞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發展定位,著力構建枸杞現代化種植基地。現已建成全國集中連片種植規模最大、單產產量最高、產品品質最優的枸杞種植示范基地。都蘭縣稅務局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一方面聯合都蘭縣發改委、農牧和科技局等單位深入調研枸杞產業發展情況,并通過都蘭縣枸杞產業園區管委會和都蘭縣枸杞協會及時準確掌握枸杞生產企業的經營數據和信息,做好對枸杞生產企業的精準管理。另一方面邀請工商聯、發改委、銀行、A級納稅人等召開民營企業政策宣講暨“稅銀企”座談會,圍繞民營企業發展、政策法規、納稅服務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
青海大漠紅枸杞有限公司作為縣域具有代表性的枸杞生產加工企業,擁有5萬畝種植基地,種植3.8萬畝有機枸杞。“稅務干部既為我們講解涉稅業務辦理流程,又輔導我們享受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還一對一輔導我們的職工完成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服務很貼心。”該公司法人代表楊學文說道。
聚焦鹽湖產業,稅務精準發力
在青海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進程中,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坐擁豐富的鹽湖資源,其鹽湖資源開發歷經多年探索與發展,已取得諸多矚目的成果,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現主營業務為氯化鉀、碳酸鋰的生產銷售。該企業是國家級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內的龍頭骨干企業、國家第三批創新型企業。為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格爾木市稅務局密切關注察爾汗鹽湖生產車間,了解生產工藝流程、集團跨區域業務等情況,及時掌握企業新項目、新工藝更新上線進度。通過征納互動平臺、稅企微信群等精準推送稅費新政、紅利賬單,并與企業財務、技術人員一同對鹽湖資源開發、循環利用以及利用尾礦、共伴生礦、低品位礦生產氯化鉀認真開展實地調研,根據生產經營情況輔導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環保稅、資源稅等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全面構建產業規模居前、創新能力領先、綠色低碳循環、國際影響凸顯的鹽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增添動力。
同時,茫崖市圍繞區域特色和資源優勢,不斷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茫崖市稅務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持續優化服務舉措,精準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為“特色經濟”發展賦能添力。
青海中航資源有限公司作為全市重要的鉀肥生產基地之一,這里生產的鉀肥將源源不斷地送往全國各地的農田,為春耕生產注入強勁動力。稅務干部通過開展走訪調研工作,近距離了解企業發展需求,圍繞企業用工狀況、從業人員結構、崗位設置、安全預防、技能要求等方面內容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最近訂單量加大,銷售力度提升,開具發票金額不夠,我們提交了發票增額的申請后,很快就接到了稅務部門的電話,了解需求后經過實地核查批準了增額申請,讓我們能夠按期給合作方開具發票,問題解決得很快。”青海中航資源有限公司辦稅人員包巧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