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表內表間關系?
(一)表內關系
1.第9行=4行+5行-6行-7行-8行.
2.第11行=9行×10行.當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和分支機構適用不同稅率時,第11行≠9行×10行.
3.第15行=11行-12行-13行-14行,且第15行≤0時,填0.
4.第17行=15行-16行,且第17行≤0時,填0.
5.第20行"本期金額"=19行"累計金額"×1/4或1/12.
6.第22行=20行×21行.
7.第24行=22行-23行.
8.第28行=15行或24行或26行×規定比例.
9.第29行=15行或24行或26行×規定比例.
(二)表間關系
1.第6行=《不征稅收入和稅基類減免應納稅所得額明細表》(附表1)第1行.
2.第7行"本期金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明細表》(附表2)第13行11列;第7行"累計金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明細表》(附表2)第13行16列.
3.第12行、第23行=《減免所得稅額明細表》(附表3)第1行.
4.第30行=《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所得稅分配表(2015年版)》中的"分支機構分攤所得稅額".
5.第32、33行=《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所得稅分配表(2015年版)》中與填表納稅人對應行次中的"分配比例"、"分配所得稅額"列.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企業所得稅表內表間關系】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希望對您幫助,如果想了解學習更多會計實操、稅收實務問題,可以關注“中國會計網”公眾號,進入會計實務交流群,免費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