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上海市堅持對標改革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的通知
滬府辦發〔2024〕1號 2024-01-13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有關單位:
《上海市堅持對標改革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1月13日
上海市堅持對標改革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
率先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上海的重要任務。2024年,上海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和對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系統集成、持續迭代升級,以市場化為鮮明主線、法治化為基礎保障、國際化為重要標準,為更好地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和城市核心功能提升,持續打造貿易投資便利、行政效率高效、政務服務規范、法治體系完善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制定本方案。
一、對標改革提升行動
(一)市場準入。系統提升“上海企業登記在線”服務品質,同步集成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業務。全面落實名稱申報承諾制,完善核名爭議解決機制。建立企業住所標準化登記信息庫,依托數據核驗簡化企業住所登記材料。結合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為居民服務業個體工商戶提供登記地。規范集中登記地認定和管理,引導集中登記地企業守法經營。根據國家受益所有人信息備案制度安排,適時開展受益所有人信息備案。依托全國統一電子營業執照系統及“經營主體身份碼”,全面推廣“一企、一照、一碼”應用,推出更多前瞻性、引領性、普惠性創新應用場景。探索推動企業登記信息變更后在有關部門業務系統中自動更新。
(二)獲取經營場所。聚焦施工許可與規劃用地審批銜接、中介服務、區域評估、用地清單制等重點領域,深化一體化改革。鞏固規劃資源“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和不動產登記改革成效。深化拓展建筑師負責制、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等改革試點,推行住宅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制度,在消防審驗領域對一般項目試行告知承諾制。迭代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一個系統”的服務功能。深化區級審批審查中心實體化建設,鞏固“審批不出中心”改革成效。優化跨部門、跨區域審批服務和協同辦事流程,推動系統間數據治理和互聯互通。推出“一站式”統一產權負擔等盡職調查在線查驗平臺。
(三)公用設施服務。建成全市統一的地下管線數據庫,推出項目周邊道路《管線信息分析報告》服務。適度超前建設土建基礎設施、綜合管廊等。深化推進掘占路審批機制改革,持續提升辦理便捷度。建立健全電力可持續性關鍵績效指標體系,定期公開發布相關數據。落實供水領域環境可持續性監管政策,在線集中公布水價、供水可靠性、水質等信息。保障通信基礎設施的通行權,將通信基礎設施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土地出讓條件,確保應建能建。持續開展商務樓宇寬帶接入整治行動,進一步保障商務樓宇寬帶公平接入,從工程建設和運營兩方面加強管理,相關情況納入各區營商環境考核。
(四)勞動就業。優化完善上海公共就業招聘平臺,推進“人力資源旗艦店”建設。指導有條件的區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特色,探索園區共享用工機制,打造具有亮點特色的零工市場。持續深入開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工作。優化勞動爭議糾紛處理機制,提高案件辦理效率。深化勞動監察、仲裁“一口受理改革”。推進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速裁團隊)建設。
(五)金融服務。落實綠色融資、擔保交易、電子支付等領域相關監管政策,優化完善落地機制。推動實施綠色信貸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在申請綠色貸款時主動提交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報告。支持企業以應收賬款申請擔保融資,機關、事業單位作為應付款方收到確權請求的,及時確認債權債務關系。落實“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提高企業融資對接和貸款審批發放效率,推動普惠小微貸款增量擴面。推動大數據普惠金融應用增量擴面,加強“信易貸”、銀稅互動、上海市地方征信平臺建設和產品服務創新。優化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功能,進一步提升登記和查詢便利度。
(六)國際貿易。完善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升級移動客戶端服務,建設跨境數據交換系統。加大AEO(中國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企業培育和服務力度,持續推動落實聯合激勵措施。穩妥推進檢驗結果采信工作,探索大宗資源類商品采信試點。優化口岸檢查流程,擴大先期機檢和順勢機檢業務模式。完善減免稅快速審核準入標準,引導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維修用航材進口企業運用“快速審核+ERP聯網”模式提交減免稅申請。加快航空口岸智能貨站、進出口貨物查驗中心、“空運通”等系統建設,提升航空口岸服務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七)納稅。定期公開納稅人意見建議,發布稅收營商環境白皮書,提升納稅征管信息透明度。探索建立稅收事先裁定制度及工作程序。深化企業注銷“一網通辦”,優化電子稅務局網上更正申報流程,推廣應用“樂企直連”服務,實現企業端關鍵數據一鍵導入,持續提升納稅便利度。做好金稅四期征納互動服務,構建“精準推送、智能交互、辦問協同、全程互動”的辦稅服務新模式。研究明確本市稅務系統行政復議簡易審理程序。做好減稅降費政策精準推送和宣傳輔導,實現“政策找人”。持續推進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應用。
(八)解決商業糾紛。完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充分發揮各級非訴爭議解決中心功能,建立涉外商事糾紛訴訟、仲裁、調解一站式多元化解機制。推動實施上海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地方立法配套政策,支持打造國際一流仲裁機構。推動商事調解地方立法進程,大力發展商事調解,優化解紛“一件事”平臺建設,顯著提高通過調解途徑解決商事糾紛的案件數量。加快建設“數字法院”,進一步優化審判智能輔助、訴訟全程監督、費用在線支付、辦理進度實時跟蹤、庭審時間在線查詢等功能,加強在執行領域的應用。持續優化快速裁判、“隨機自動分案系統”等改革舉措,提高電子送達比例,公開平均用時、費用、結案率等重點質效數據。強化高頻評估鑒定事項監管,督促中介機構規范收費、勤勉履職。強化對當事人的程序引導,進一步提高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
(九)促進市場競爭。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及配套規章、指南、指引的普法宣貫。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推進專利、商標等領域公共服務事項集中受理。健全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完善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推進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全面開展專利產品備案。深入開展“進一網、能交易”專項行動,推動總分平臺數據打通、功能連通、場景融通。優化完善招投標規則體系,探索建立標后履約監管規則。加強招投標系統與財政、稅務等部門以及銀行的系統對接,推廣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使用電子保函,探索實現政府采購工程電子支付、電子發票、電子保函全程網辦。聚焦采購人設置差別歧視條款、代理機構亂收費、供應商提供虛假材料、供應商圍標串標等違法違規行為,開展政府采購領域專項整治。
(十)辦理破產。健全破產案件繁簡分流、簡案快審、執行案件移送破產審查等機制。研究探索庭外重組市場化支撐機制。建立健全中小微企業破產保護機制。完善上海企業重整事務中心的服務功能。完善破產重整企業信用修復機制。完善上海法院破產案件全流程網上辦案平臺。建設破產案件涉案信息在線查詢機制。完善政府部門服務保障辦理破產市場化運行的機制。深化破產費用構成和行業監管機制研究,優化政府定價的司法鑒定服務項目收費標準。全面推進落實浦東新區完善市場化法治化企業破產制度若干規定,積極探索預重整、簡易重整、申請提名管理人等改革。
二、企業服務提升行動
(一)政務服務。深化推進企業服務事項向各區政務服務中心集中,支持在區政務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人才、融資、科創、法律等方面專業服務,夯實線上線下幫辦體系。完善“免申即享”制度保障,推進行政給付、資金補貼、稅收優惠等惠企政策和服務“免申即享”。持續深化“一業一證”“高效辦成一件事”、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等改革,強化數據共享,避免重復提交材料,最大限度便企利民。打造“智慧好辦”服務品牌,為企業群眾提供智能預填、智能預審、自動審批等智能服務。持續迭代升級“隨申辦”企業端服務,打造政策直享、服務直達、訴求直通的企業專屬空間。迭代升級和推廣“上海市企業辦事一本通”。
(二)政策服務。研究制訂惠企政策全流程工作標準,整體優化線上線下服務流程。依托企業服務云平臺升級“惠企政策一窗通”,完善“政策超市”,實現一窗總覽、閱報聯動、一口查詢,推廣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精準推送和申報關聯,切實提升高頻政策申報的便利性。打造政策宣傳直播平臺,鼓勵運用企業視角和市場話語體系開展政策解讀。會同各類協會商會,積極面向各類企業開展熱點政策專題解讀系列活動。推廣落實好重點企業“服務包”機制,積極回應企業個性化訴求。
(三)園區服務。探索制訂園區營商環境建設服務導則,引導園區(樓宇)持續提升專業服務能級,開展“營商環境示范園區(樓宇)”建設。落實高質量孵化器培育政策,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鼓勵園區創新機制、整合資源,不斷完善人才、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全面構建青年友好、家庭友好的創新創業生態和工作生活環境。推動市、區兩級企業服務資源向園區賦能,探索設置園區公共服務站點,當好貼心服務“店小二”。強化政策宣傳“最后一公里”,組織開展政策進園區等活動,加強基層政策服務隊伍能力建設。簡化戰略預留區項目引進程序,加快項目落地。
(四)涉外服務。加強“國際服務門戶”建設,集成各類涉外服務資源,推進涉外政策多語種集中發布。建立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標準化協作平臺,提高標準制定的公眾參與度和公開透明度。發揮市重大外資項目專班機制作用,加大服務力度,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建設。舉辦上海城市推介大會,向海內外投資者全面推介展示上海一流營商環境。在更多中心城區擴大“外國人工作、居留單一窗口”辦證服務范圍,從A類外國人工作許可證擴大至B類,讓外籍人士辦證更加便利高效。推動新版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五星卡”在滬落地更多便利化應用場景。
三、監管執法提質行動
(一)綜合監管。加強信息公開,提前公開各部門年度行政檢查計劃。探索“一業一查”“綜合查一次”等新模式,以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方式,兩個以上部門對同一監管對象實施不同行政檢查且可以同時開展的,原則上應實行跨部門聯合檢查,除有投訴舉報、上級交辦、其他機關移送等線索或重點領域專項行動部署等情形外,原則上每年不得超過兩次。推廣應用“檢查碼”,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檢查,開展行政檢查監管效能評估。進一步健全完善行政執法裁量權基準,深化包容審慎監管,依法拓展不予行政處罰事項范圍,細化減輕行政處罰事項標準。建立跨部門綜合監管重點行業領域清單并進行動態調整。在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危險化學品、燃氣、特種設備、建筑工程質量等行業領域,整合監管規則標準,以場景應用為突破口建立審批、管理、執行、信用等部門協同綜合監管機制。全面推進全市統一綜合執法系統在市、區、街鎮三級執法單位應用,實現對執法活動的全過程留痕、可回溯管理。嚴厲查處侵犯知識產權、不正當競爭、職務侵占等影響市場健康發展和企業正常經營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二)智慧監管。推動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感知、區塊鏈等技術賦能非現場檢查,實現“遠程管”“易分類”“早干預”,對非現場監管能夠實現預期監管目的和效果的,不再開展現場檢查。對美容美發、運動健身等信用風險較高、投訴較集中的預付式消費領域,制訂綜合監管風險點清單,設置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切實做到風險隱患第一時間識別感知、預警推送、發現處置。打造標準上下貫通、數據縱橫互聯、智能深度融合、態勢精準感知、區域示范協同的市場監管數字化體系。
(三)信用監管。完善信用評價和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實行差異化監管措施。強化市場監管領域企業信用與執法檢查聯動,對信用良好的企業原則上不主動開展檢查,根據舉報投訴、轉(交)辦等線索實施“事件觸發式”檢查;對信用風險一般的企業,按照常規比例和頻次進行抽查;對違法失信、風險較高的企業,適當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動態調整市場監管部門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分類修復制度,探索失信行為糾正信息共享、申請信息智能預填、電子印章實時調用等便利化措施。開展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加強信息披露監測,將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拖欠賬款失信信息納入政務誠信和國企考核。
(四)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監管。監管職責不明確或有爭議的,加強統籌協調、厘清責任分工。支持食品企業總部研發中心疊加食品生產功能,實施“研發+生產”新模式,實現“一址兩用”和“工業上樓”。推進市場監管領域不予行政處罰、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制度,持續深化包容審慎執法。
(五)監管合規引導。持續完善中小企業合規管理體系,推廣常態化“法治體檢”和“合規體檢”,引導企業加強自身合規建設。公安、消防、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衛生健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執法領域加強對經營主體的合規引導。制訂金融、知識產權、人工智能、醫療與生命科學等行業合規指引,引導企業完善內部管理流程和加強自我監督。試點推廣“新入經營主體合規告知制度”。研究制訂類型化有效合規審查標準,統一規范驗收方式、評分體系、合規標準等。
四、區域標桿創新行動
(一)浦東新區打造營商環境綜合示范區。持續拓展進口免予辦理強制性認證特別管理措施的品類。開展經營范圍登記改革試點。鼓勵推進企業聯合標準制定。規范拓展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開展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的調解優先推薦機制建設試點。探索在浦東新區登記的涉外商事糾紛當事人自主約定在浦東新區內,適用特定仲裁規則,由特定仲裁人員對有關爭議進行仲裁。探索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定制全產業鏈條的營商環境優化方案。持續打造張江科學城科技創新特色營商環境,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向國內外各類創新主體開放,集聚技術平臺、金融服務、創新孵化等服務機構,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二)臨港新片區打造營商環境制度創新高地。依托臨港新片區數據跨境服務中心,服務企業數據合規出境。建設運營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臨港分中心。構建臨港新片區產城融合區范圍內涉外勞動人事爭議屬地化收案和調解、仲裁、庭審一站式服務機制。促進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提質增效,搭建區內企業和法律服務機構的鏈接通道。完善區域評估機制,推動區域評估成果全面投入使用。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融合發展,探索為臨港新片區重點產業發展定制全產業鏈條的營商環境優化方案。
(三)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打造國際貿易特色營商環境。深化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優化貿易環境。推進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打造“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輻射引領區,率先試點國際高標準電子商務規則,探索互利共贏的合作新模式。推進虹橋國際商務人才港、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外國人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優化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
(四)各區打造“一區一品”特色營商環境。鼓勵各區結合自身產業發展特色和工作基礎,在企業服務、政策服務、訴求解決、監管執法、合規指引、融資對接、知識產權保護、公平競爭、商事糾紛解決等領域,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打造區域特色營商環境名片。支持五個新城、上;^、長興島等區域加強產業增值服務,打造特色營商環境。
五、營商環境協同共建行動
(一)強化政企社學合作共建。建立政企互動、市區聯動、商會協同的常態化、制度化溝通機制。依托媒體、智庫、商協會、高校等社會各方力量,廣泛征集優化營商環境有關意見建議和經營主體急難愁盼訴求,分批形成事項清單,合力推進問題解決。加強涉企業統計調查項目管理,指導各區依托園區、樓宇重點企業基本信息平臺加強涉企數據共享,避免企業多頭填報、重復填報各類報表。
(二)強化營商環境感知體驗。持續開展領導干部走流程活動,提升企業辦事感受度。完善“營商環境體驗官”工作機制,持續打響“營商環境體驗官”品牌。充分發揮企業服務熱線、企業服務云、外資企業圓桌會等渠道和平臺作用,從訴求收集、督辦落實、結果反饋、激勵約束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構建高效的全鏈條閉環式問題解決督辦機制。選擇若干高頻事項和涉企政策,開展營商環境改革效果評估。
(三)強化營商環境考核評估。對接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主動承接國家試點任務。優化各區營商環境考核工作,統籌兼顧水平評價和工作績效評價,切實推動以評促建。鼓勵各區域因地制宜探索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做法,并及時復制推廣。
(四)強化長三角營商環境共建。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跨省通辦專窗與遠程虛擬窗口融合服務,深化數據共享應用,促進跨省業務協同。完善“信用長三角”平臺功能,強化信用信息互聯互通與共享應用。加強長三角統一的信用監管制度和標準體系建設,推進跨區域標準統一與互認。推動長三角勞動爭議聯合調解和協同仲裁。深化長三角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保護合作。定期開展營商環境改革經驗交流,促進互學互鑒。
(五)強化營商環境宣傳推介。將營商環境宣傳推介納入全市宣傳重點工作,加強全媒體宣傳,進一步提升上海營商環境影響力。持續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案例評選及典型案例宣傳。探索建立“媒體觀察員”機制,支持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營商環境調研,客觀反映上海營商環境實際情況,重點宣傳推介企業感受、典型案例、先進事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