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固定資產減值損失金額的案例
SH股份有限公司由韓會計具體負責固定資產核算業務。該公司從2001年1月1日起按照《企業會計制度》進行會計處理,同時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2001年12月20日,該公司購置一項固定資產,原值1300萬元,確定的折舊年限為8年,預計凈殘值為65萬元(假定以后也不會發生變化),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韓會計對該項固定資產進行模擬核算,假定2005年12月31日,該設備已經發生減值,預計可收回金額為280.8萬元,應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401.7萬元。假定2007年12月31日,原影響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的因素消失,預計可收回金額為560萬元。韓會計計算的應轉回的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為200.85萬元。但其同事黃會計認為有誤,黃會計認為,既然導致固定資產減值的因素已經消失,原計提的減值準備應予沖回,按照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轉回的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不得超過原已計提數。
評析:韓會計的計算沒錯,而是黃會計錯了。黃會計錯在對固定資產三個重要概念——賬面價值、賬面余額和賬面凈值,以及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如何計算折舊的理解上。按現行會計制度及《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的規定,固定資產的減值是指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而賬面價值是指某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金額之后的凈額;賬面余額是指某科目的賬面實際余額,不扣除作為該科目備抵的項目(如累計折舊、相關資產的減值準備等);賬面凈值是指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折舊后的差額。
而且《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規定,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不是賬面余額)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但是因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而調整固定資產折舊額時,對此前已計提的累計折舊不作調整。
因此,當以前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各種因素發生變化,使得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大于其賬面價值時,以前期間已計提的減值損失應當轉回,其轉回金額不得超過原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算如下:應轉回的固定資產減值損失金額=不考慮固定資產減值情況下的累計折舊-考慮固定資產減值情況下的累計折舊=(1300-65)÷8×6-[(1300-65)÷8×4+(280.8-65)÷4×2]=926.25-725.4=200.85(萬元);或者=不考慮固定資產減值情況下的固定資產凈值-考慮固定資產減值情況下的固定資產凈值=(1300-926.25)-(1300-725.4)=-200.8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