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經營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及存在的問題
企業臨時租入的固定資產,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擁有權,所以在租入固定資產時,只需登記“備查賬簿”,而不必進行賬務處理,對租入固定資產所支付的租金和中小修理費用,現行制度規定應列人產品成本,即按月可直接記大“制造費用”或“管理費用”等賬戶;按年應首先記入“待攤費用”賬戶,然后再逐月轉入“制造費用”或“管理費用”等賬戶。
例如:某年2月1日,某公司臨時租賃吊車一臺,租期6個月,月租金1000元;行政辦公室20間,租期一年用租金20000元,合同規定租期內每月5日支付租金21000元,因此,每月支付租金的會計分錄為:
(1)借:制造費用1000
管理費用20000
貸:銀行存款21000
(2)借:待攤費用246000
貸:銀行存款246000
(3)借:制造費用1000
管理費用20000
貸:待攤費用21000
如果租期內租金一次付清,仍按上例,則支付租金時會計分錄為(2);按月分攤時會計分錄為(3)。
以上對固定資產經營租入業務的會計處理,既遵循了會計核算一般原則的規定,又符合現行工業企業會計制度的要求。但是,對于經營租出固定資產的有關會計處理方法,工業企業會計制度只是作了籠統的規定,經營租出固定資產收到租金收入時記“其他業務收入”賬戶,出租期間計提的折舊費用記“其他業務支出”賬戶。如上例,假定出租方的吊車月折舊計提600元,則收到租金時會計分錄為(4),計提折舊時會計分錄為(5)。
(4)借:銀行存款1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1000
(5)借:其他業務支出600
貸:累計折舊600
在實際工作中。企業臨時租入固定資產應支付的租金,常常是一次性預付的。但是,工業企業會計制度對此并無具體明確的規定。因此,也就造成了企業對一次性收取租金收入業務在會計處理上的混亂情況。如:金達公司1999年6月1日經營性出租房屋一棟,租期一年,月租金100000元,該房屋每月應計提折舊45000元,合同規定,租期內全部租金自房屋使用權轉移之日起5日內全部付清。
對于以上經濟業務,在會計實務中大致有三種賬務處理方法。
1.企業在收到全部租金收入及計提折舊時:
借:銀行存款120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1200000
借:其他業務支出45000
貸:累計折舊45000
很顯然,這種做法,一方面違背了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即凡不屬于本期實現的收入,即使款項已在本期收到,也不能作為本期收入處理。同時也違背了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配比原則,配比原則明確規定,會計核算在確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時,應將本期收人與其相關費用成本一并入賬,并在此基礎上加以計算確定本期盈虧情況。
2.收到全部租金收入、計提折舊及結合本月實現的租金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1200000
貸:其他應付款1200000
借:其他應付款10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100000
借:其他業務支出45000
貸:累計折舊45000
這種做法,雖然符合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考慮了一次性租金收入在各期間的均衡確認。但是,從賬戶的對應關系及賬戶名稱來看,反映不出經濟業務的實際內容。而且如果將一次性收取的較大金額的租金收入,記入“其他應付款”賬戶,則會使企業有關負債數據反映失實,進而影響企業有關財務指標的計算,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等。
3.收到全部租金、計提折舊及結轉本月實現的租金收人時:
借:銀行存款1200000
貸:預收賬款1200000
借:預收賬款10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100000
借:其他業務支出45000
貸:累計折舊45000
這種賬務處理方法與第二種方法大致相同,其主要區別在于核算一次性收到的租金收入時所選用的科目不同,都不能真實地反映經濟業務的實際內容。
綜上所述,隨著企業經營性租賃業務的日益頻繁和租金收入的不斷增大,很有必要設置一個恰當的科目,以完整、準確、合理、明晰地核算該類經濟業務,使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能夠客觀地進行反映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