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速折舊的形式方法以及優惠政策規定是什么?
1、符合稅法規定的加速折舊形式和方法有哪些?
答:有如下4種:
(1)、縮短年限法。最低年限不得低于法定最低年限的60%。
(2)、雙倍余額遞減法。
(3)、年數總和法。
(4)、一次性全額扣除法。
2、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享受的備案規定?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3號規定,享受加速折舊政策的納稅人,填報《A105081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明細表》即視為履行備案程序,不需要另外單獨備案。
3、實務運用:關于價值在5000元以下的固定資產的處理
答:(1)64號文:三、企業持有的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其折余價值部分,2014年1月1日以后可以一次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運用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新購置的單位價值在5000元以下固定資產,可以一次性計入費用。
第一種方法,就是將購入的固定資產相關費用直接計入相關的成本費用項目,不再進行“固定資產”會計科目的核算,用單獨的備查登記簿單獨記載保管。
即:借:費用類科目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第二種方法則是分兩步處理,首先將購入的相關固定資產費用統一依照“固定資產”科目進行核算,依照統一的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其次將固定資產原值全額作為本期固定資產折舊,計入“累計折舊”科目以及相關成本費用項目。
即:借:固定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借:費用類科目
貸:累計折舊 (全額計提折舊)
4、具體方法
加速折舊包含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1)、雙倍余額遞減法
1)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直線折舊率的兩倍)
2)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折舊率
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
3)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凈值平均攤銷。即
折舊額=(倒數第三年底的固定資產賬面凈值—預計凈殘值)/2
(2)、年數總和法
1)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100%
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n(n+1)/2
2)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折舊率
(3)、核心問題
加速折舊公式計算的各年折舊額,不是跟會計年度同期的。換句話說,如果固定資產購進不是在12月份,則該固定資產的年折舊額的計算,必然會是二個折舊年度公式計算的折舊額之和,而不是上述例題簡單的公式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