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注會相比,2021年中級審計師好考嗎?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中級審計師的相關科目與注會的科目區別與聯系:
中級審計師包括兩個科目:中級《審計理論與實務》和中級《審計專業相關知識》。
中級《審計理論與實務》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審計理論與方法”和“企業財務審計”。
中級“審計理論與方法”部分與注會《審計》的一些基礎理論大部分重合,且比注會《審計》要簡單,需要注意的是個別專業術語在說法上可能存在不同之處。
比如注會《審計》中的“實質性程序”和“控制測試”,在中級審計師中的說法是“實質性審查”和“內部控制測評”,這些名詞的意思相同,只是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口徑,對考試的影響不是很大。
中級“企業財務審計”部分,對應的就是注會《審計》中的“業務循環”章節的內容,大致的原理都可以融會貫通,比如兩個科目中各個循環內部控制中的“職責分離”原則都是一樣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審計師和注會兩個輔導具體的考查角度可能會有不同,審計師更注重業務循環的內控測評和主要賬戶的審計,注會《審計》在審計師考查的基礎上更強調風險導向的審計思路。
中級《審計專業相關知識》科目分為四個部分,就是宏觀經濟學基礎、企業財務管理、企業財務會計、法律。
第一個部分需要考生花時間自己去學一下,剩余的三個部分, 比如“企業財務管理”部分與注會《財管》內容是緊密聯系的。可以說注會《財管》的內容包含了大部分中級審計師的“企業財務管理”部分的內容,且比中級審計師的難度要高。有注會《財管》的基礎,這部分內容就很好學了。
“企業財務會計”部分與注會《會計》的內容聯系緊密、“法律”部分和注會《稅法》、注會《經濟法》兩科的內容聯系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