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呼吸”、泡溫泉、沙療……隨著盛夏到來,這些可以讓人寄情山水、養身洗心的康養游,正成為打開新疆旅游的另一種方式。優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氣候環境及豐富的康養資源,讓新疆的康養旅游產業不局限于單一模式,呈現多點開花、多業融合的局面。
新疆稅務部門緊盯康養產業發展需求,走園區、問需求、送政策,及時為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的涉稅問題,推動新疆康養旅游可持續發展。
守護舌尖上的美味
消煩止渴的“下野地西瓜”、補氣益血的“石河子一四三團蟠桃”、抗氧防衰的“吐魯番葡萄”……在新疆,各類瓜果不僅是美食,更是保健滋補品。
“我們的蟠桃個頭大、甜度高、口感好,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石河子市花園鎮保剛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建國盯著手機訂單,有條不紊地組織稱重、裝箱、搬貨。“國家針對農產品種植、銷售、初加工等都有稅收優惠政策。”
在充滿異域風情與古老傳說的和田地區,還有另一種讓人難忘的新疆味道——藥茶。
和田藥茶不放茶葉,主要由高良姜、枸杞葉、玫瑰花等10余種原料經配方碾碎后泡制而成,具有健脾胃、消食、散寒等保健作用。2021年6月,“和田藥茶制作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維吾爾醫藥”的擴展項目。
和田藥茶第三代傳承人買提哈斯木·芒力克,2019年成立了新疆芒力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將小袋包裝的藥茶銷往全國各地。企業成立之初對稅費事項不了解,在增值稅申報時出現差錯,稅務部門及時提醒更正,幫企業避免了稅務風險。
沙棘做面食、黨參入湯底……在哈巴河縣“藥材+餐飲”額河藥谷藥膳園,游客在綠水青山間開啟了一場美食之旅。
“稅務部門主動上門,為我們講解適用的稅費政策,開展風險防范輔導,讓我們經營起來更安心、更放心。”哈巴河縣賓館餐飲部負責人柳新艷說,“我們根據季節特點推出了多樣化、多品種的藥膳菜系,希望能給游客留下美好、難忘的舌尖記憶。”
“熱資源”轉化為“熱經濟”
每年夏季,有“火洲”之稱的吐魯番最高溫度超過45攝氏度,沙丘表面溫度可達70攝氏度,是沙療的黃金時節。
吐魯番立足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充分利用“熱資源”打造“沙療+”發展模式,構建以“醫、養、游”為核心的沙療產業發展綜合體。當地稅務部門聚焦沙療產業小、散、多的情況,充分整合服務資源,助力“沙療游”持續升溫。
“7月以來,每天有近400人預約沙療服務。”吐魯番市沙療金莊園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買買提·伊明告訴記者,進入旺季后,每天預約沙療服務的游客眾多,發票使用量驟增。稅務部門主動問需,輔導公司財務人員辦理發票增量、擴版等業務,讓企業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服務質量上,不斷提升游客體驗。
三面環山、氣候宜人,夏季平均氣溫20℃,全國唯一以地熱資源“溫泉”命名的縣——溫泉縣,憑借著暑伏中的陣陣涼意,近年來打造溫泉養生、醫療保健、生態觀光等多業態、復合型康養旅游新模式,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避暑。
溫泉縣稅務部門主動靠前服務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充分利用征管平臺和稅收大數據,自動篩選低風險事項,依托電子稅務局征納互動平臺推送“溫馨提示”,提醒企業及時規避涉稅風險。
“旅游旺季,我們一心放在酒店經營上,稅務部門的稅費業務辦理‘溫馨提示’,讓我們在及時享受政策、準確申報繳稅等方面更有底氣。”芭提雅圣境溫泉酒店運營經理宋連康說,2023年至今,公司享受到的“六稅兩費”等稅費減免為酒店開展人員培訓和環境設施改善提供了資金支持。
新疆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不斷提升稅費征管、便民服務、風險防控的能力和水平,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持續擦亮新疆康養旅游特色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