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在浙江,市場經營主體超1000萬,7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老板,數量龐大的民營企業鑄就了浙江經濟的“底盤”,也讓浙江成為了全國通往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探路先鋒”。圍繞提振民營經濟預期信心,激活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國家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精準落實稅費優惠,持續提升“智稅”效能,助推民營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跑出更好成績。
合力謀發展,增強民企發展信心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是釋放內需潛力、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的重要抓手。浙江稅務部門聚焦民營經濟32條和“8+4”政策體系各項工作舉措,強化橫向協同和縱向聯動,不斷擦亮浙江民營經濟金名片。
橫向上,浙江省稅務部門聯合各級工商聯、行業組織、協會商會聯動開展百場《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宣講活動,充分調動起各類經營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積極性;與人力社保、退役軍人事務、科技、經信、工商聯等部門聯合建立問題快反直聯點,精準回應涉稅訴求,為民營企業送政策、優服務、解難題,做到“有問必答、有難必解”。
縱向上,各地稅務部門正以一體化的“快進鍵”敲擊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新鼓點”。
在長三角范圍內,浙江稅務聯合上海、江蘇、安徽等稅務部門,系統謀劃了一體化“1+5+N”組織體系,推進了49項稅收一體化事項,推動統一了6類51項稅務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長三角跨省(市)遷移便捷辦理機制和流程現已成為最鮮活的實踐樣本獲全國推廣。
浙江省稅務局更是聯合18個省級稅務部門,推出“大市場 稅活力”,以企業為“點”、行業為“線”、區域為“面”,聯動開展多項主題活動,助力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
巨石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財務總監丁成車在談及稅務部門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感受時表示:“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增強了稅費政策的確定性、稅務執法的規范性,給我們跨區域經營發展帶來了信心。”
政策添動力,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統計數據顯示,2023,全省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1924.3億元,占全省總額的83.1%,成為最主要的受益者;數量最多的中小微企業享受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600.4億元,占比69.1%。亮眼的成績單背后,體現出減稅降費為民營經濟注入的強大發展動力,實實在在提振了民營企業發展的信心。
“稅務部門通過電子稅務局、征納互動平臺等途徑及時將優惠政策推送給我們,一筆一筆幫我們算好優惠紅利賬、明白賬,2023年我們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就享受了8034萬元,為加強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讓我們研發投入、投產更有底氣。”談及企業的強勁增長,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許天鋒認為這是主要原因。
“真金白銀”的減稅紅包實實在在提振了民營企業發展的信心。在全國工商聯最新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浙江有108家企業入圍,連續25年居全國首位。在浙江省加快經濟轉型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民營經濟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民營經濟高質量向“新”發展的過程中,浙江稅務部門針對民營企業發展特點,強化稅費政策宣傳、解讀、服務、監管全流程管理,突出“四個精準”,為企業在稅收優惠享受、辦稅流程輔導及涉稅風險防控方面提供多維度、立體式幫扶,確保稅惠快享盡享、精準落袋。在溫州洞頭,稅務部門針對當地民宿業“小而多”的情況,以稅收大數據為抓手開展“政策找人”,對各類民宿進行“標簽化”,智能匹配適用政策和辦稅需求,依托電子稅務局、征納溝通平臺等多渠道精準鎖定推送。
在做好減稅降費的基礎上,浙江稅務部門也在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做足文章,依托“稅銀互動”項目,與44家省級銀行簽訂服務合作協議,實現了省級各金融機構的全覆蓋,還創新推出“綠稅貸”金融服務產品,有效幫助中小微企業將納稅信用和減碳成果轉化為融資成本。
“智稅”優服務,落實惠企利民舉措
除了從“紙上”落到“賬上”的“真金白銀”,浙江稅務部門從減流程、疏堵點、解難題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服務水平,讓納稅人繳費人收獲更具成色、更加給力、更為暖心的辦稅繳費服務。
“沒想到對著手機說一句話,發票就開出來了。”近日,杭州市民金先生在稅務干部的輔導下,通過手機端電子稅務局體驗了“語音開票”功能。
“語音開票”是浙江稅務部門積極拓展辦稅繳費數字化服務的一次有益嘗試,通過聚焦納稅人最常見、使用較多的發票代開功能,引入阿里云的外部算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將“自然語言”轉化為“稅務語言”,納稅人只需對著電子設備說出相應指令,就可以實現發票代開,該應用上線后,大大節約了納稅人開票時間。
一直以來,浙江稅務部門聚焦打造手續最簡、環節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四最”省域稅收營商環境,各地稅務部門更是以納稅人繳費人的滿意度作為“硬道理”和“金標準”,推出一系列惠民利企服務舉措,進一步支持和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做大做優做強。
湖州稅務部門針對外貿企業推出三大類11項舉措,根據“信用+分類”管理要求,實施出口退稅“極速退”和“容錯退”信用激勵措施,讓企業準確、快速、便利享受稅惠政策。
義烏市稅務局上線“要素申報”功能,幫助納稅人在申報過程中實現由“單項申報、分開填寫、分次扣稅、逐表查詢”向跨多個稅費種“一次填寫、多報合一、一次扣稅、多表共查”的轉變,真正做到“記賬+申報”一體化、日常化、便利化。
杭州市拱墅區稅務部門運用數字化、智慧化的創新渠道,打造“送問辦詢評”五位一體稅費服務新體系,推動“零公里”辦稅。
為更好服務浙江民營經濟參與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浙江省稅務局連續十年舉辦服務“走出去”企業系列活動,傾力打造“稅路通·在浙里”跨境稅收服務品牌;在全國率先推廣“對外支付稅匯通”,實現對外支付稅務備案“不用跑”;上線“非居民跨境辦稅”業務,為境外企業提供簡便暢通的跨境雙語辦稅渠道,實現“一地注冊賦碼、全國互認通行”,讓企業“走出去”的腳步更加輕盈。
“公司周轉更加順暢,得益于稅務部門多年來做精稅收政策服務,為企業出口貿易、跨境經營、海外并購、稅收爭議解決等提供了專業輔導和指引,”全國人大代表、華海藥業總裁陳保華表示,有了稅務部門護航“出海”企業揚帆遠航,讓我們走得出、做得強、回得來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