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合規經營不僅是企業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必然選擇,更是贏得市場信任、構建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積極引導協助企業依法納稅、合規經營,有效防范涉稅風險,為營造優質稅收營商環境、促進經濟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轉理念:從“要我合規”變“我要合規”
合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企業合規經營,首先是稅務上的合規。2024年6月,浙江在全國率先發布《浙江省企業涉稅事項合規管理專項指引(試行)》,詳細規定了企業涉稅事項的合規管理制度、運行保障、高風險事項管控等內容,從制度層面引導企業形成合規自覺。
浙江艾羅網絡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儲能電源和逆變器的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自2012年成立以來,就建立了一套涵蓋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生產管理等各環節的企業管理制度。“專項指引讓我們對稅務合規有了更全面、系統的認識,在企業原有制度的基礎上,重新梳理潛在的稅務風險點,從原材料采購、研發銷售、財務核算等多個方面,向企業管理層提出稅務合規管理建議。”艾羅能源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新富說。
從政策引導到征管提效,近年來,浙江省稅務部門聚焦企業發展之要、現實之需,主動靠前服務,提升服務效能,強化政策落實,以更優稅收營商環境推動企業合規理念深刻轉化,促進納稅生態良性循環。
東陽市金龍塑料板制造有限公司在當地稅務部門“數據共享+聯動核查”機制的支持下,進一步規范不動產交易流程,有效防范涉稅風險,企業對稅務部門的幫扶和稅收政策的支持感受越來越深刻。公司財務負責人徐秀英表示,誠信納稅與合規經營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在享受優質服務舉措和政策紅利的同時,更要堅持依法誠信納稅,繼續擦亮“誠信經營示范單位”招牌。
強基礎:從“事后應對”變“事前防范”
強基才能固本,行穩方能致遠。去年以來,稅務部門提出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條件下的稅費征管“強基工程”,著力夯實征管基礎、強化日常管理,一體推進依法治稅、以數治稅、從嚴治稅,全面提升稅費征管效能。
位于麗水的谷梵科技(青田)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的企業,主要負責運營以英偉達智算產品為中心的國內首個縣級元宇宙算力平臺——青田創新賦能中心。“我們提供的智能算力,能夠有效幫助企業在大模型開發、數字人、圖形渲染等領域加速工作流,進一步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谷梵科技財務人員陳馨怡說。
“現在我們的應用場景在工業、農業、文旅等領域持續拓展,公司業務更加多元復雜,對稅務合規也更重視了。”谷梵科技財務人員陳馨怡表示,尤其是在成本費用處理、涉稅合同簽訂、稅費申報等方面,在稅務部門前置疑點提醒、提供政策輔導的同時,自己也會研究很多典型涉稅案例,將把這種來自外部的監管壓力轉化為稅務內控的動力,盡量從源頭上做好風險防范。
抓在關鍵環節,找準主攻方向,才能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為進一步夯實征管基礎,支持數字經濟規范健康發展,青田縣稅務部門依托“數據+規則”,探索建立涵蓋發票數據、納稅申報、稅款繳納、風險識別等領域的監測分析管理體系,通過將事后應對案例轉化為事前、事中防控規則,以強化日常稅源管理推動企業涉稅風險由“事后應對”向“動態提醒、及時整改、事前防范”轉變。
聚合力:從“單一監管”變“協同共治”
今年1月,中國修船企業“斯佩克”(SPCC)第91次會議于廈門圓滿落幕。2024年以來,中國19家主要修船企業修船總產值超400億元,實現全行業總產值與完工出場“雙增長”。其中,舟山憑借蜿蜒海岸線上得天獨厚的深水航道優勢,強勢“出圈”,在中國修船企業前十名中,五家位于舟山,修船產值占全國42.5%,已然成為全國最大、國際一流的船舶海工基地。
訂單潮涌、產能全線飄紅,舟山船舶修造行業正駛入發展快車道,2025年一季度普陀區重點修船企業塢期排單率達100%,更有企業造船訂單排到了2028年。
舟山普陀何以在船舶修造領域繪就高質量發展“上揚曲線”?解題密鑰清晰可見——數據為鏈,合規為舵,協同共治,為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引擎。舟山市普陀區稅務部門以稅收大數據為基,創新構建船舶行業稅收風險算法模型,聯合海關、海事等七部門打造立體化監管體系,歸集5類13個風險點,建立企業“健康體檢”自糾機制,形成“數據建模-風控預警-政策適配-跟蹤整改”管理閉環,以數智賦能助推企業行穩致遠。
走進萬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的廠區船塢內,鐵錘聲聲,焊火四濺,塔吊繁忙,一派熱火朝天。“全方位的納稅合規輔導,讓我們在研發投入和實施等環節都更安心了,自主研發的全球領先超高壓真空射流技術裝備推動修船效率提升30%以上。”該公司財務負責人余涵彥表示,企業去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416萬元,更有底氣將合規紅利轉化為創新動能,實現技術標準與稅務遵從“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