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斷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點?
1.《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91號)第十九條規定,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1)發生應稅銷售行為,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2)進口貨物,為報關進口的當天。
增值稅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當天。
收訖銷售款項,是指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過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項。
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是指書面合同確定的付款日期;未簽訂書面合同或者書面合同未確定付款日期的,為服務、無形資產轉讓完成的當天或者不動產權屬變更的當天。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是:發生應稅行為!如果你沒有發生應稅行為,開票就可能屬于“虛開發票”,而這個“發生應稅行為”不必須是已經發生,如果是根據合同規定即將發生或者未來確定會發生也可以算是“發生應收行為”,比如:租賃服務采取預收款方式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
如果你對這個簡潔的定義還有異議,認為它不足以確定實際工作中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那么我們還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文件來具體地確定各種情況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有關貨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令第50號)第三十八條規定,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具體為:
(1)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不論貨物是否發出,均為收到銷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的當天;
(2)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銀行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發出貨物并辦妥托收手續的當天;
(3)采取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無書面合同的或者書面合同沒有約定收款日期的,為貨物發出的當天;
(4)采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貨物,為貨物發出的當天,但生產銷售生產工期超過12個月的大型機械設備、船舶、飛機等貨物,為收到預收款或者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
(5)委托其他納稅人代銷貨物,為收到代銷單位的代銷清單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貨款的當天。未收到代銷清單及貨款的,為發出代銷貨物滿180天的當天;
(6)銷售應稅勞務,為提供勞務同時收訖銷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的憑據的當天;
(7)納稅人發生本細則第四條第(三)項至第(八)項所列視同銷售貨物行為,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3.銷售應稅服務、不動產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規定,增值稅納稅義務、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
(1)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并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2)納稅人提供租賃服務采取預收款方式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
(3)納稅人從事金融商品轉讓的,為金融商品所有權轉移的當天;
(4)納稅人發生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情形的(視同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服務、無形資產轉讓完成的當天或者不動產權屬變更的當天;
(5)增值稅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當天。
另,按照財稅文件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取得預收款時,不產生納稅義務,但需要在機構所在地預繳稅款。劃重點:是機構所在地不是項目所在地。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怎么判斷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點】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希望對您幫助,如果想了解學習更多會計實操、稅收實務問題,可以關注“中國會計網”公眾號,進入會計實務交流群,免費答疑。